活动期间,还将组织开展“著名作家看山西·晋鄂作家三晋行”采风活动。
11月8日晚,立冬夜,大同大剧院内却因为一部剧——舞蹈史诗《黄河》的演出而热气腾腾。
10月29日,跨越黄河、连接起我省河曲县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晋蒙黄河大桥正式通车,这意味着我省又新增了一个出省口。不过,特别要提醒的是,因内蒙古呼河高速大饭铺至龙口段还在建设中,车辆过黄河大桥出省后,暂从临时便道驶出,可抵达内蒙古准格尔旗地方公路。
至此,灵河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我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33个出省口中,与邻省互联互通达到25个。
本报讯“山西省旅游资源丰富,世界文化遗产众多,是有着浓浓东方韵味的文化重地、历史重镇、旅游热土。
图为山西省黄河一号长城一号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首批建成路段启用仪式现场。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吕梁碛口段、临汾乾坤湾段,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大同左云段,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晋中左权段、晋城陵川段,太原市自行车赛道等9个已建成示范段,有效连通A级及以上景区38个,覆盖非A级旅游资源91个。
10月9日,省委书记骆惠宁来到偏关县柏林峁村小广场,察看刚收获的谷穗长势,向村民介绍秋膜保墒好处。
新华社太原10月9日电题:山西柳林:黄河沿岸“枣”致富 吕梁山上说丰年 新华社记者张磊 金秋十月,山西省柳林县黄河沿岸的吕梁山上,漫山遍野的枣林挂满了红玛瑙似的木枣。63岁的退休工人卫保章在枣树下挥毫泼墨,写下了“春华秋实”“国泰民安”的书法作品。
本报讯9月20日,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党中央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精神,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部署我省贯彻工作。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负责同志,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9月14日、15日、16日,这3个夜晚的璀璨星光,将属于《黄河》,以及一群“黄河人”。
8月23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税收合作联席会议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召开,来自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税务部门的税务干部,共话区域税收合作,共促区域协同发展。
运宝黄河大桥是由全体参建人员打造出的一座品质大桥,自开工建设以来,参建人员严格安全、质量、进度、绿色施工和科技创新等各方面管控,连年被评为省级“平安文明工地”,被确定为“住建部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和“第四批山西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每年八九月份,是偏关县万家寨水利枢纽用黄河水清洗河底淤泥的时候,也是黄河万家寨水务集团(前身为万家寨引黄工程管理局(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对一千多里引水线路开始进行大检修的时候。总干一级泵站是引黄工程线路上五级六座扬水泵站的第一座泵站,是地下泵站,最大埋深140米。
父辈们常跟我们这一代“显摆”:“当年我去现场看过《黄河儿女情》……”我们这一代也想跟下一代吹吹牛:“当年我是第一批看到张继钢《黄河》的人……”山西晚报记者李霈霈购票信息演出时间:2019年9月15/16/21/22日19:30演出地点:山西大剧院票价:580/380/280/180元优惠票价:7月29日-8月15日购票享受7折优惠8月16日-8月31日购票享受8折优惠9月1日-9月10日购票享受9折优惠9月11日-演出购票全价咨询电话:0351-2027220。
山西晚报讯(记者薛建英)3月31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省政府获悉,为促进黄河(汾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我省出台《山西省黄河(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方案》, 22条具体措施,将力争2020年年底前黄河流域国考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有效保障汾河生态流量,实施汾河生态补水,冬春季节保障汾河一坝、二坝下泄生态流量均不低于20个流量,保障王庄桥南断面、上平望断面、入黄口庙前村断面维持一定的生态流量。全面清理汾河干支流、入黄支流河堤内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及违法建筑物,对影响河流水质的底淤进行清理。
3月31日, ,今年我省继续向汾河引调黄河水6亿立方米,按照枯水期不低于15立方米/秒流量实施生态补水,维持汾河生态流量,同时向永定河和涑水河实施生态补水,力争实现省内主要河流不断流。
3月27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 《2020年河湖长制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印发, 2020年我省将继续向汾河调引黄河水6亿立方米,按照枯水期不低于15个流量实施生态补水,维持汾河生态流量,向永定河和涑水河实施生态补水。
本报太原3月26日讯(记者张剑雯)记者今天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我省启动黄河(汾河)流域违法排污专项执法清零行动,确保如期完成今年水污染治理攻坚任务,促进黄河(汾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据了解,此次清零行动的重点是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入河排污口规范化管理,通过采取明察暗访等方式,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排放和入河排污口规范化管理。
3月19日, 2020年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抓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等六个方面对2020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3月15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我省启动全面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行动,要求在今年7月底前完成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年底前完成全省其他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8月23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税收合作联席会议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召开,来自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税务部门的税务干部,共话区域税收合作,共促区域协同发展。
运宝黄河大桥是由全体参建人员打造出的一座品质大桥,自开工建设以来,参建人员严格安全、质量、进度、绿色施工和科技创新等各方面管控,连年被评为省级“平安文明工地”,被确定为“住建部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和“第四批山西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每年八九月份,是偏关县万家寨水利枢纽用黄河水清洗河底淤泥的时候,也是黄河万家寨水务集团(前身为万家寨引黄工程管理局(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对一千多里引水线路开始进行大检修的时候。总干一级泵站是引黄工程线路上五级六座扬水泵站的第一座泵站,是地下泵站,最大埋深140米。
父辈们常跟我们这一代“显摆”:“当年我去现场看过《黄河儿女情》……”我们这一代也想跟下一代吹吹牛:“当年我是第一批看到张继钢《黄河》的人……”山西晚报记者李霈霈购票信息演出时间:2019年9月15/16/21/22日19:30演出地点:山西大剧院票价:580/380/280/180元优惠票价:7月29日-8月15日购票享受7折优惠8月16日-8月31日购票享受8折优惠9月1日-9月10日购票享受9折优惠9月11日-演出购票全价咨询电话:0351-2027220。
山西晚报讯(记者薛建英)3月31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省政府获悉,为促进黄河(汾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我省出台《山西省黄河(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方案》, 22条具体措施,将力争2020年年底前黄河流域国考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有效保障汾河生态流量,实施汾河生态补水,冬春季节保障汾河一坝、二坝下泄生态流量均不低于20个流量,保障王庄桥南断面、上平望断面、入黄口庙前村断面维持一定的生态流量。全面清理汾河干支流、入黄支流河堤内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及违法建筑物,对影响河流水质的底淤进行清理。
3月31日, ,今年我省继续向汾河引调黄河水6亿立方米,按照枯水期不低于15立方米/秒流量实施生态补水,维持汾河生态流量,同时向永定河和涑水河实施生态补水,力争实现省内主要河流不断流。
3月27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 《2020年河湖长制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印发, 2020年我省将继续向汾河调引黄河水6亿立方米,按照枯水期不低于15个流量实施生态补水,维持汾河生态流量,向永定河和涑水河实施生态补水。
本报太原3月26日讯(记者张剑雯)记者今天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我省启动黄河(汾河)流域违法排污专项执法清零行动,确保如期完成今年水污染治理攻坚任务,促进黄河(汾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据了解,此次清零行动的重点是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入河排污口规范化管理,通过采取明察暗访等方式,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排放和入河排污口规范化管理。
3月19日, 2020年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抓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等六个方面对2020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3月15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我省启动全面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行动,要求在今年7月底前完成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年底前完成全省其他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近日,随着气温的回升,数百只苍鹭在山西省平陆县黄河岸边飞舞、嬉戏、觅食,享受美丽春光。
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山西管理处为落实做细疫情防控工作, 1月25日,果断出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要求所有干部职工全天24小时通讯畅通,检测站上岗人员一律佩戴口罩、接触车辆工作人员必须佩戴手套、检测岗亭每日2-3次消毒。
2月4日上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楼阳生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汾河流域生态景观规划》编制情况和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建设计划及“0 km”标志设置方案汇报,研究部署有关工作。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业发展,明确提出举全省之力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加快培育壮大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专家点评: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世满山西坐拥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对以煤炭为代表的重工业过多的政策性倾斜,使山西的文化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仍处于落后地位。
山西日报新媒体记者侯琎报道:“百川之首”“四渎之宗”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了中华文明。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将黄河“几”字弯都市圈的概念进行了重要部署,从而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全年向太原市供水1.11亿m?,向朔州、大同供水0.73亿m?,向汾河实施生态补水2.55亿m?,向桑干河、永定河生态供水2.1亿m?,为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以及城市群众生活用水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12月30日,由山西省政府主办,山西省商务厅、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西省投资促进局承办,运城市政府协办的黄河经济协作区省区负责人第三十次联席会议在运城召开。
12月30日,以“共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主题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论坛暨黄河经济协作区省区负责人第三十次联席会议在运城市举行。
12月25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举行“黄河人家、长城人家、太行人家”新闻发布会,发布山西省首批“黄河人家、长城人家、太行人家”评定名单。投放于抖音、微博、腾讯视频等社交和在线旅行社平台,提高“三个人家”资源曝光率,配合线下多种活动,致力将“三个人家”培育成我省独有的旅游品牌。
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十分关心支持引黄工程,对山西省黄河万家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河水务集团”)奋发有为、全力保障生产、生活和生态供水,助力“美丽山西”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所作出的努力表示充分肯定。本版文字由黄河水务集团宣传中心供稿。
“三江之源”青海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四川阿坝州黄河第一湾甘肃永靖黄河三峡12月10日,第四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落下帷幕。
本届文博会序厅位于展馆南门入口处,主要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形象设计和声光电等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山西的典型文化元素,反映我省深厚的黄河文化。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更是山西人的母亲河,黄河文化陶染着三晋文化,这条大河犹如一条绚丽的黄丝带,串联起山西黄河边上一颗颗明珠。娘娘滩:黄河湿地的“水上人家”位于河曲县城东北15里处黄河河道上的娘娘滩,因岛上建有娘娘庙,故名“娘娘滩”。
在本届文博会上可以看到“文旅融合·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专区标识。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指示精神,沿黄9省(区)围绕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有序推进规划编制等各方面工作。
建议域内各省份深入挖掘黄河文明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挖掘姓氏文化、黄帝文化、功夫文化、汉字文化、河洛文化、客家文化等根亲祖地文化资源,全面弘扬以中原文化为中心的黄河文化,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积极构建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
万家寨引黄工程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工程从晋蒙交界的万家寨水利枢纽引水,由总干线、南干线、连接段和北干线4部分组成,途经偏关、平鲁、朔州、宁武、静乐、娄烦、古交等县(市、区),线路总长441.8公里,设计引水流量48立方米/秒,年引水总量12亿立方米。
“新鲜资讯实时互动,办事一键直通……”12月7日下午,在文博会主展馆的中心舞台上, “黄河Plus”客户端推介活动正在举行,伴随着主持人的介绍,台下近百余名观众纷纷扫描二维码下载“黄河Plus”客户端,通过手机浏览最新新闻资讯,体验各项便民服务。媒体深度融合,这届文博会科技感爆棚。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范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朱建伟北京工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王国华中国旅游集团中旅风景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卫权山西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文博与考古教授杭侃聚焦文旅融合讲好黄河故事“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
7月8日,晋鲁科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太原市举办。
7月11日至12日,载着近600名游客的“坐火车游山西——黄河号”旅游专列从运城站驶出,开启了吕梁革命老区周末度假游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