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丰西村:红彤彤的产业亮堂堂的路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丰西村:红彤彤的产业亮堂堂的路
红红的灯笼堆成山,欢声笑语汇成河。10月15日午后,陵川县丰西村的景丰灯笼厂里忙碌中充溢着喜庆。生产车间里,三五成群的妇女们一边麻利地做着工,一边开心地聊着天。映红了的笑脸上,展露着她们藏不住的好心情。
“在这儿上班,每天都是好心情。”“灯笼山”下,38岁的王艳霞忙活着,笑得情不自禁。“既能顾了家又能挣上钱,还能和姐妹们一起热闹,心情能不好吗?你们说对不对?”“对着哩……”王艳霞说完,车间里传来异口同声的回答,响起更加欢畅的笑声。
“咱们少唠几句,别耽误干活啊,库房里的货可不多了。”站在一旁的村党支部书记王永安跟着笑着,笑容里是满满的欣慰。
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产业,大部分青壮劳力都在外打工的丰西村是个典型的“留守村”;全村128户就有70户是贫困户,之前的丰西村更是一个贫困村。
2017年,在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定点帮扶下,丰西村积极落实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医疗救助、光伏发电等扶贫政策并大力发展蔬菜大棚、连翘种植等产业项目,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但是,受制于村里劳动力不足,许多项目短期内见不到太大效益。如何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这成了摆在王永安和扶贫干部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踏破铁鞋无觅处,启迪就出现在身边。2019年春节前,村里老匠人送来的一对灯笼点亮了王永安的心。
“咱村上有做灯笼的老传统,工艺不复杂,弱势劳动力也能参与;市场不小,还不怕库存、不怕过期。”王永安冒出了开办灯笼厂的想法,得到了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的支持,经过半年多的全国各地考察、学习,更让他掌握了技术、认准了方向、下定了决心。
想法虽好,但问题来了。集体账上没钱,谁来投资?一开始就让村民们入股,谁会愿意承担风险?“我是书记我牵头。”带着执念,王永安倾尽积蓄,贷上款、借上钱,再加上扶贫支持资金,终于筹集到30多万元开办资金。去年9月,500多平方米的景丰灯笼厂顺利建成。
“有了灯笼厂,我‘瞅着空’就来做,一个月下来,最少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车间里,正在给灯笼描线的王俊巧笑着说。“我是每天来,干得多的时候,能挣3000多元。”负责缠裙工序的张建梅一脸开心。有了用武之地,以前在家里做家务、接送孩子的妇女们乐了;得到了“不用出门”的工作,村里为数不少的“老弱病残”村民们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59岁的韩金山7年前患上肝硬化,干不了重活儿的他成了家里的负担,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在王永安的动员和教授下,他和老伴加入进来,在家里扎起了灯笼架。“这活儿轻快,扎好了厂子里上门来收。我们两个人一天能扎100多个,能挣100多元,坐在家里就把钱挣了。”坐在茶几旁忙碌着,韩金山的脸上笑开了花。
“长期干的有20多个人,其中16个是贫困户。关键咱的灯笼不愁卖,效益越来越好,能让大伙儿收获更多。”王永安高兴地告诉记者,质优价廉的“景丰灯笼”广受欢迎,刚一上市就迅速打开了晋城城区、高平、泽州等周边地区市场。
王永安不知足,看准了广阔互联网的市场,他把在外创业的儿子、儿媳“逼”回村,为灯笼厂搭建起微信、淘宝、抖音等网上销售渠道。全国各地的订单纷纷而至,最远的甚至卖到了新疆。截至目前,景丰灯笼厂已生产销售羊皮灯、织绒灯两大类十余种型号的灯笼3万余盏,实现销售额30多万元,带动贫困户月均增收1500元以上。
看到了灯笼厂的好前景,村民们热情高涨、信心十足。不光积极参与制作,更纷纷申请投资入股。今年5月,村里的老支委付文金一次性入股5万元,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在厂工作的张建梅也把攒下的1万元义无反顾地投进了厂里,照她的话讲,“是认准了这只能下金蛋的‘富贵鸡’。”
“你看这灯笼,红彤彤的,多亮堂。”拿起一盏灯笼,王永安端详着,一脸深情。“党的好政策就像是这红灯笼,能把前面的路照得亮堂堂的,让咱老百姓都能过上红红火火的好光景!”王永安激动地说。
编后: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想实现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离不开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结合村情,以市场为导向,丰西村找到了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产业项目,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企业壮大、多方共赢的新路,为之欣喜的同时,更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
发展产业项目,贵在精准,更要秉承创新思维;重在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根在激活造血功能,激发内生动力。我们坚信,越来越多的“丰西村”都会走上产业兴旺、人民幸福、亮亮堂堂的康庄大道。
本报记者王天晓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