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研行】“穷窝窝”变成了“金窝窝”

——平顺县西沟村的蝶变故事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0>>脱贫攻坚>>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有两个字永远不会褪色——勤劳。在平顺县西沟村,这两个字永远闪着金光。从革命年代到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到迈入新时代,这块贫瘠的土地,用这样一种精神,实现由穷变富,由荒变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绿了家园

  50岁的常永红,还在与树打交道。40年前为吃饱饭他跟着父亲拿着镰刀、背着松籽在西沟的大山上种树,那时“西沟”是44个自然庄的总称,太行山上最贫瘠的地方。现在他的“众新源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0多亩,让周边30多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致富。
  西沟人对树的执念来自对家的渴盼。最早的农业互助组,最早提出“男女同工同酬”,还有层出不穷的各级劳模,都是“勤是摇钱树,省是聚宝盆”的有力见证。但当年0.13%的森林覆盖率,抵挡不了顺山而下的洪水,这洪水冲毁过新垫的土地、新垒的大坝,还有全村父老一冬的辛苦。
  先治坡再治窝最早是由李顺达和申纪兰提出来的,得到了全村一致认同。如今的西沟,金星塔下满目苍翠,荒山成了“绿龙”,造林总面积2.67万亩,森林覆盖率87.54%,经济林远近闻名,拥有山桃山杏4500亩、连翘3000亩、沙棘2000亩、核桃树10万多株,被百姓亲切地称作“绿色银行”。这“绿色银行”带来了广阔的经济前景,依托山林经济发展起来的村办企业,目前生产的核桃露、沙棘汁饮料畅销全国各地,4个造林专业合作社(公司),吸纳劳动力180多人,人均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
  坚持植树造林换绿水青山,成为西沟村独有的资源优势,不仅为西沟村引来了游客,也招来了客商。这里种植的党参、柴胡、连翘、黄芩等道地中药材吸引来上海、浙江、安徽等地企业家实地考察,也催生了一批中药材种植专业大户,引领着西沟人增收致富。

富了口袋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西沟人的艰苦奋斗同样闪着与时俱进的光辉,当年山绿了,如何持续巩固和发展治山、治水、治沟的精神,把艰苦创业的重点转移到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市场经济、实现乡村振兴上来也思考得颇费周折。这里办起过铁合金厂、磁钢厂、石料厂、砖瓦厂等企业,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在面对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的抉择时,申纪兰在全村的不舍和自己的泪水中,关停了磁钢厂、石料厂、砖瓦厂等一批她亲手建起的企业。
  “重生”从传统开始,利用山区盛产“麻籽”的优势,引进德国设备,采用最先进的冷榨技术,年产500吨食用保健油,300吨“菜籽”双低食用油,并积极与种植农户签订供应协议,带动周边群众创收。目前,经过近5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集餐饮、住宿、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
  在西沟旧村委会大院,“旧地方”派上了“新用场”,3间大的老房子里沿着墙壁摆着两排老式织布机,40岁的张永霞是纪兰潞秀粗布纺织车间的老员工了,每天她都会抽空来这里织上三四米布,离家近有活干,她说这是她的小康生活。纪兰潞秀不仅是传统工艺的再现,还联合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于湖生教授以及山西纳安生物科技公司开发了潞党参植物纤维药衣,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西沟人的品质与精神,还吸引来一家全国服装行业百强企业。浙江太子龙服饰有限公司由于业务需要,几经考察后在西沟成立太子龙服饰有限公司,并将太子龙旗下服饰产业总部设立在这里,定向建设扶贫工厂,吸纳西沟村百姓就业,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接续奋斗

  放弃城市生活,选择回乡创业的房慧亮,现在把中药材种植基地扩展到了1000多亩,还带动当地群众种植了1000余亩。他购置了中药材烘干、包装、初加工等设备,建设起了冷库、加工、包装等车间。在他的影响下,周李斌办起了农家乐,向英搞起了电商服务,还有李继新、李军伟、马妮娜的创业孵化平台……从一个人的“梦想”到一群青年的“梦想”,这些青春汗水的挥洒,与同样勤劳的父辈一道,在西沟开出了丰硕花朵。他们建言献策,出钱出力,在原有西沟展览馆、李顺达纪念亭、西沟村史亭、李顺达故居、李顺达互助组雕塑、太行之星纪念碑等景点的基础上,又开发了革命岩、血泪凹、创业田、小花背、西沟国防教育基地等红色旅游景点,与覆盖了荒山的森林公园交相辉映。
  西沟兰达建筑公司是西沟村近年来新组建的一个村办企业,而这个企业的运营团队正是村里的一帮年轻人,平均年龄仅36岁。企业负责人赵爱亮说,艰苦奋斗在西沟既是使命,也是实现个人价值最好的途径。于是这里有了自强不息摆脱贫困的羊倌军显,也有了索书生一家两个博士的幸福榜样。
  2019年西沟村经济总收入达到了6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3万元,是平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村。西沟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全国依法治理先进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级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等荣誉。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将达到1.5万元。原来的“穷窝窝”,真的变成了“金窝窝”。

本报记者李家鸣

(责编:王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