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新房子 新日子 新希望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0>>脱贫攻坚>>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老房子里,锄头、铁锨各色农具一应俱全,久不使唤,有了锈斑。
  新房子里,新鱼缸里鱼儿游得正欢,阳台上君子兰开得正艳。
  易地搬迁,从老房子搬到新房子,平定县岔口乡大前村王满小当时有点发愁:从平房搬到楼房,那些农具将来往哪儿摆?
  现在想来,当时的想法有些多余。从大前村到冠山镇的鹊山村,有了新房子,换了新工作,家里的那些老物件,彻底“下了岗”。
  在阳泉市,易地搬迁,改变了许多贫困户的生活轨迹。和王满小一样,从平房到楼房,展开的是新生活,开启的是新希望。

新房子

  62岁的王海成身板硬朗,声如洪钟。王海成笑笑,“山里养成的习惯”。
  老王原来的村子名叫任家梁,是个自然村。说到以前的日子,话就多起来。“村子离镇上10多公里,外出打工不便。全家收入靠几头牛和几亩玉茭。村里没有水源,人畜吃水得去镇上拉,养殖成本不低。村里背靠大山,地里的玉茭常被野猪祸害,一年下来,没几个收入。”
  2017年,洪镇村启动整村易地扶贫搬迁,王海成一家搬到洪镇新村单元住宅。三室一厅的新居收拾得干净整洁。卫生间,安着抽水马桶,厨房内,油烟机、电器设备一应俱全。
  说实话,刚搬新家,老王还真有点不适应。
  原来是土窑土炕,走哪儿坐哪儿,没觉得什么不方便。现在,“从早到晚,瓷砖地板擦好几遍,稍微带点土,老伴就叨叨”。
  不过时间久了,王海成也觉得,家里干净点,舒服。
  生活的变化显而易见。
  做饭用上电磁灶,啥时饿了,伸手就能来。上厕所方便,不用大老远出门;从外面回来累了,还可以冲一个热水澡,“和你们城里没两样”。
  村后山上,草木葱茏。水池边,壮硕的西门塔尔牛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晒着太阳。
  “原先,俺家养着3头肉牛。这几年村里条件好了,金融扶贫政策还给俺们贫困户提供贴息贷款,支持发展‘牛产业’。孩子在外打工也有了些积蓄,又买回来些肉牛。现在俺们父子俩一共养着80多头西门塔尔牛,俺成了专职‘牛倌儿’。”王海成说。去年,刨去养牛的成本,一头肉牛能挣近7000元。
  “最近集体正在修牛舍,俺的这老伙计也快有自己的新家了。”守着小牛,点着烟卷,王海成惬意地眯上眼睛。

新工作

  平定县冠山镇鹊山村,距离县城1公里。过去两年,小村盖起8栋新楼房,平定县4个乡镇的441户1170人,易地扶贫搬迁到这里。2018年底,30岁的王燕斌和父母,从老家岔口乡范家岩村搬到这儿。
  范家岩村,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出门打工,但王燕斌不行,“父亲身体不好,母亲一个人无法照顾,守在村里又没啥营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王燕斌家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8年7月,平定县采取“筑巢引凤”新举措,在鹊山移民新区附近科学规划建设扶贫产业园,引进了山西天弘晋腾有限公司,打造建材家居制造加工“扶贫车间”,为搬迁户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
  搬进新居后,大专毕业的王燕斌在产业园找到了工作。“工厂到家10分钟。”王燕斌说。这是让他最快乐的事情,父母在家,守着家人上班,心里少了牵挂。母亲在厂里也找了一份工作,贴补家用,家里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早上,晨曦微露,王燕斌出门。晚上收工,王燕斌才最后一个回家。母亲说,自从搬了新家,王燕斌像变了个人。
  从最开始工厂的散碎零活,一直到数控机床独立操控,师傅带得用心,王燕斌学得认真。在产业园工作了近3年的王燕斌已经从一个“门外汉”成为车间的技术“大拿”,每个月能拿3000多元的工资。
  母亲说,孩子年龄大了,在老家,真为他的终身大事操心,现在有了新房子,也有了新工作,估计新媳妇也不远了。
  王燕斌有一丝羞涩,快乐透过嘴角,从脸上散开。

新打算

  2017年,51岁的赵银秀从老家大南庄村,搬到了桃林沟村。
  大南庄村不通公交车,买袋盐还得去相邻的高垴庄村。回忆之前的日子,就是“过了今天没明天”,收入没保障。家里还有两位80多岁的老人和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一年下来,挣的还没花的多。
  赵银秀开始还担心住进楼房花销大、到了新村没人管……搬迁之后,桃林沟村给搬迁户每平方米150元的装修补贴,还为原大南庄村许多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优先安排了工作。
  桃林沟村是阳泉数一数二的富裕村,工作很快有了着落。
  “原先我在村附近的饭店打工,一个月下来挣个千数块钱,现在村里安排我到环卫队上班,每个月能拿1400元的工资。工作地点离家就10分钟路程,照顾老人很方便。”赵银秀说,“现在,丈夫在大南庄村附近的一家企业工作,比原来去工地当小工稳定多了,一天能有80元的工资。”
  幸福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现在,赵银秀一家的光景正变得更有盼头。“我们两口子现在一个月能挣近4000元,除去各类花销,一年到头还能存些。家里的两个老人也享受着村里各种福利待遇,每个月有养老金。”
  生活好了,赵银秀有了新打算,“有了新房子,得有新样子”,抽个时间,到大城市转转,“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短评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时强调,要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精心选择产业项目,确保成功率和可持续发展。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最为关键的是把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牢牢抓在手上,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让更多的王海成、王燕斌以及赵银秀,因为“新家”而迈向自己的新生活。

本报记者白雪峰

(责编:王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