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临汾:创新机制促精准 尽锐出战破难题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临汾:创新机制促精准 尽锐出战破难题
永和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南庄—阁底段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隰县23万亩玉露香梨圆了贫困群众“小康梦”。
襄汾县举办的山西“晋襄酥”烧饼创业技能大赛。
大宁县曲峨镇白村“购买式造林”绿了荒山富了百姓。
近年来,临汾市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扛牢攻坚责任,落实精准方略,下足绣花功夫,2020年底如期实现1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个非贫困县整体脱贫,66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临汾是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攻坚期全市17个县(市、区)中有10个贫困县,全部位于吕梁山、燕山—太行山两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其中有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个省级贫困县。7个非贫困县都有扶贫任务,永和、大宁两县为省级深度贫困县。
脱贫攻坚,关键在党。临汾市委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四级书记抓脱贫”,实行脱贫攻坚“双组长”负责制,创新构建脱贫攻坚目标责任和工作落实两大体系。2018年2月到2020年底,每县召开脱贫攻坚周例会140余次,县委书记、县长主持,解决问题,推进工作。
临汾市委坚持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集中精锐力量投向脱贫攻坚第一线。全市先后选派第一书记5批次、2151人次,驻村工作队员7942人次驻村帮扶;在全省率先研发了干部驻村帮扶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干部驻村帮扶精准管理;大力实施“强书记”工程,在全省率先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返乡进村任职行动,从市县乡机关选派712名干部到381个行政村任职,有效提升了农村党组织战斗力,鲜红的党旗在脱贫攻坚一线高高飘扬。
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一线广大党员干部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他们都为自己的辛勤付出而骄傲,也为经历了这场伟大的历史进程而自豪。
发展产业扶贫,为群众稳定脱贫提供基本保障
临汾市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群众基本民生需求,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类型施策,发挥产业扶贫造血功能,做好绣花功夫,助力拔穷根。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临汾市大力发展“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产业格局效益凸显。产业扶贫带动贫困人口26.7万人,占到贫困人口总数的98.6%以上。吉县苹果、隰县梨产业均实现了“五个80%”,即面积占到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专业村占到行政村的80%以上,果农占到农民的80%以上,果农人均果品收入占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贫困群众依靠果业脱贫的达80%以上。
临汾市大力开展“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六个十”工程,组织“订单式”“菜单式”“项目制”培训,打造“临汾技工”劳务品牌,累计培训贫困群众20.2万人次,贫困群众持证率达到44.57%。襄汾晋襄酥烧饼、浮山厨师、蒲县柳编、曲沃手工编织、华翔工匠等劳务品牌叫响全国。
2020年,为有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临汾市做好“加试题”,打好收官战,奋力向脱贫攻坚最后胜利冲刺。全市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18.7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7.45%降为零,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10005元增长到2020年的13782元,增长37.8%。
破解发展难题,用汗水和智慧浇灌幸福生活之花
为了实现省委提出的“在一个战场上打赢脱贫攻坚、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的目标,大宁县委先行先试,实施“购买式造林”改革,组建贫困户占到80%的造林专业合作社37个,完成造林21.7万亩,带动1.7万贫困人口脱贫,实现了生态扶贫绿富双赢。
临汾市大力推行大宁经验,实施生态扶贫“五个一批”工程,10个贫困县成立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220个,贫困社员占社员总数的71.7%,贫困护林员占管护员总数的62.3%,黄土地迸发出新的活力和希望。
光伏扶贫点亮贫困人口新生活。临汾市以超常规力度推进光伏扶贫,5年来光伏扶贫项目总投资34.6亿元,实现贫困村光伏扶贫村级电站全覆盖,其光伏扶贫模式被原国务院扶贫办列为新时期实施精准扶贫的“十大工程”之一并在全国推广。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纵深推进,贫困地区的最后堡垒被全部攻克,脱贫地区山乡巨变。全市建设“四好农村路”9800公里,所有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隰县被评定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健康扶贫工作获得全国表彰。永和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南庄—阁底段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临汾市广大干部群众继续发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力争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亮点】
选派“领头羊” 村村新气象
永和县城关第二小学副校长张乐被组织选派到岔口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为主抓手,将村集体的11座蔬菜大棚和10间门面房对外租赁,租金80%用于扶持贫困户,2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去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
去年4月,临汾市在全省率先选派712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任职,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助完善乡村治理,为脱贫攻坚决战完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针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书记“无人可选、有人难选”的问题,临汾市坚持因村设岗、因村派人、用其所长的原则,选派党群部门干部进“弱”村,帮助整顿班子;选派政法部门干部进“乱”村,帮助化解矛盾;选派经济、涉农部门干部进“穷”村,帮助壮大特色产业,努力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选派干部以饱满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奔赴农村第一线建功立业、锻炼成长。蒲县乔家湾乡中心校校长乔保平,2018年5月担任乔家湾乡井上村第一书记;去年4月响应组织号召,到古县乡文城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他每到一个村,都埋头为群众办实事,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去年9月在山西省农村党员干部“双带”专题培训班创业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安泽飞岭村变为“蒹葭乡居”
飞岭村位于安泽县城北7.5公里处,依山傍水,总面积9.8平方公里,曾是当地贫困村。2017年,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飞岭村把目光投向当地的山水资源,在完整保留村庄的原始美、自然美、生态美的基础上,倾力营造充溢“田园气质”的乡村景观,打造出“蒹葭乡居”民宿等特色乡村旅游项目,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村。
“蒹葭乡居”民宿由国际知名设计师改建8座闲置农家院,每个院子名字都取自《诗经》中的植物:蓼蓝、卷耳、木槿、甘棠等,建筑外观保存了古村的原始血脉,室内空间与宅院环境增加了现代设计语言,植入装置艺术,有的有星空影院、有的能户外烧烤、有的有小酒馆、咖啡馆等,形成了山西罕有的村落庭院民宿群。在这里,游客远离城市喧嚣,可以完全放松下来,喝酒吟诗、听雨夜读……2019年以来,该村每年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
旅游业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目前从事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业的村民超过200人,接近全村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5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103万元。
目前,飞岭村已初步形成集种植、养殖、休闲、观光、民宿、餐饮一条龙的产业链,一年四季,成批的游客在这里望山看水、体验乡村慢生活。
【脱贫故事】
他不辞辛劳换来百姓好日子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汾西县副县长王红林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领奖台上,手捧荣誉证书的王红林面色憔悴。很多人不知道,此时的他已被诊断出“急性白血病”,正在北京住院治疗。
2016年8月,王红林担任汾西县副县长,分管扶贫工作。出身农家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父老乡亲摘掉穷帽子。在脱贫攻坚战役中,他常常宵衣旰食,逐条研究各项扶贫政策,深入山庄窝铺解决群众困难。
2018年夏天,一场暴雨冲刷,让邢家要乡大吉利村李元平家一孔土窑洞塌了一半。王红林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让李元平搬走。因患股骨头坏死而致贫的李元平说:“搬到哪?”王红林说:“你不要发愁,出了山,一定想法子给你安置好!”县里建设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府底小区,王红林担任小区建设指挥长。他始终把李元平的事放在心上,小区建成后安置了2040户6258人,李元平也搬进这个小区,住上了楼房。
王红林始终对党、对人民怀着感恩、报恩之心,心里时刻牵挂着困难群众。县上玉露香梨精品示范园区建成后,他提出“优先保证贫困户入园劳动”;他帮助洪昌公司建成了养殖场,提出的条件却是“招工优先本地贫困户,优先收购贫困户的肉鸡和辅料”。
4年来,王红林跑遍了全县所有贫困村和所有扶贫项目,与全县干部群众一道,打了一场又一场硬仗,老百姓亲切地称他“扶贫县长”。2020年2月27日,汾西县退出贫困县。
2020年8月19日,王红林因积劳成疾,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让贫困群众在造林增绿中富起来
2016年7月,王金龙担任大宁县委书记。他在调研时发现,农村的造林、水利、道路等小型公共工程,大多数村民都能干却没资质干。
面对脆弱的生态和深度贫困现状,为了实现省委提出的“在一个战场上打赢脱贫攻坚、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的目标,王金龙决定在全县农村推行“购买式造林”改革。
大宁县“购买式造林”改革,首先从确定实施主体开始。该县成立了生态扶贫工作领导组,认真研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2017年初在全县组建了37个造林专业合作社作为实施主体,为农民参与造林享受造林红利搭起了平台。县生态扶贫工作领导组出台了《生态扶贫实施意见》《购买式造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购买式造林管理办法》等10个制度办法,加强项目管理,强化资金支付全过程监督。
今年2月,当选临汾市政协副主席的王金龙说,“购买式造林”是指根据县政府规划,由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体的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经过竞价和议标,与乡镇政府签订购买合同,自主投资投劳造林。当年验收合格政府支付工程款30%,第三年验收合格后支付余款。这项改革赋予了贫困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权利,建立了全新的生产关系,并且有效解决了“多年造林不见林”的问题。
大宁县“购买式造林”改革,让昔日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贫困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脱贫。2020年2月大宁退出贫困县,大宁县生态扶贫工作领导组先后荣获山西省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本版文字:李宏伟 郭玉琴 张志刚 赵景华
本版图片:焦玉龙 杨俊唐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