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太原:书写脱贫攻坚出彩答卷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0>>脱贫攻坚>>脱贫攻坚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10526_99e93dc6c3c9725fe5fa5c60d1dbc0ba.jpg

20210526_408a37b5526af67b244506577879ab9b.jpg

娄烦县静游镇石槽新村。

20210526_acf1a38096e8563968f1b895bdc65d30.jpg

阳曲县七峰山羊驼养殖基地。

20210526_2eef560a68556312c74e78690d11a335.jpg

省城医护人员向群众普及健康知识。

20210526_7844ace2ea8cfd4c81387573789d66b4.jpg

娄烦县集中安置点扶贫车间。

20210526_6281eb47956393796cf01da49bb9fa1b.jpg

阳曲县首邑学校的幸福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太原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全市工作突出位置,立足省城实际、聚焦深度贫困、坚持精准方略,经过8年精准扶贫,全市累计20104户55992人全部脱贫,16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娄烦、阳曲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
  教育扶贫拔穷根。制定出台一系列教育扶贫措施和控辍保学文件,为教育扶贫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措施保障。全市投入教育扶贫资金项目90个,金额累计2.3亿元。定向招聘特岗教师300余名,补强扩大农村师资力量。成立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对残疾学生实施“一人一案”,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7%以上。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6%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投资建成君宇实验学校和首邑学校,其中,首邑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健康扶贫治穷病。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全部清零;慢病签约服务和“双签约”服务均已做到应签尽签;18所乡镇卫生院、255所村卫生室全部达到“山西省基本医疗有保障”工作标准;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贫困群众住院个人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贫困人口参加医疗保险率达100%,政策报销比例达到92%以上。阳曲县在全省首家挂牌成立县医疗集团,率先将县乡医疗资源向村一级延伸。
  危房改造迁新居。改造农村危房6291户,惠及全市500余个行政村2万余人。组织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鉴定认定全覆盖,逐户排查、逐户认定,100%完成183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性认定工作,实现了农村危房“静态清零”。
  饮水安全喝净水。“十三五”期间,筹集中央、省、市、县及社会资金1.3亿元,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48处,受益人口16.14万人,其中贫困人口41018人。全市已经建成较为完善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2015年的95%提高到2020年的99.7%,农村饮水安全率达到100%。
  易地搬迁挪穷窝。聚焦深度贫困,锁定35个深度贫困自然村,实施整村搬迁,建成20个集中安置点,完成2829户7241人的搬迁任务。全市20个集中安置点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社区基层治理组织健全,实际入住率、产业就业保障率、腾退拆除率、复垦复绿率、不动产颁证率均达100%。
  产业扶贫强基础。全市累计实施产业项目1031个,完工率达100%,通过“订单收购+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带动2.5万余名贫困人口增收。以村级光伏电站为主推模式,建成58座光伏扶贫电站,总规模达到106.78MW,光伏发电收益达2.03亿元,惠及行政村258个,贫困人口27460人。20家省、市、县三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及22家扶贫车间,共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1304人,辐射带动贫困人口5230户10798人,户均增收近3000元。
  就业扶贫富口袋。2016年以来,阳曲、娄烦两县新增就业共计17384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6335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8600人,占农村转移劳动力总数的49.59%。已与河南等5省20地市建立劳动力就业联盟,有效促进了贫困劳动力劳务输出。特别是2020年,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解决了23237名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的问题,比2019年增加6028人,同比增长35%,位列全省第一。
  生态扶贫促双赢。实施森林管护岗位就业项目、林业产业项目、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实现农民收入和森林资源“双增长”。全市完成造林任务19.6万亩,成立了132个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带动1820名造林贫困社员人均增收1.36万元。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6.9万亩,其中贫困户退耕面积3.15万亩,涉及贫困人口1.1万人,兑现退耕贫困户补助资金3488.33万元,人均增收3140元。
  驻村帮扶铸铁军。2016年以来,市直176个部门3批驻村帮扶工作队在160个村定点帮扶,“一村一队”“一队三人”“五天四夜”全力服务贫困群众,共计走访贫困户2万余户,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超过10万条,解决困难问题8万余个,为160个贫困村完善脱贫方案。省、市、县三级帮扶单位投入帮扶资金达1.76亿元,引进帮扶资金1.04亿元,实施万元以上帮扶项目1104个,为贫困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了保障。在全省率先开展“城区包乡、单位包村”对口帮扶工作,统筹城六区、综改示范区、中北高新区结对帮扶娄烦县、阳曲县,派出驻村帮扶干部443名,投入资金7亿余元,形成了以城带乡、城乡一体、良性互动、融合发展的对口帮扶新格局。

【亮点】
1 实地督战促攻坚

  太原市委聚焦高质量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按照“厘清责、盯紧人、瞄准事、问好效”工作思路,组建了市驻村帮扶工作“督战队”,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娄烦县、阳曲县17个乡镇的160个村开展了36轮“拉网式”实地督战。督战成效得到省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
  紧盯基层党建,压实政治责任。以抓党建促脱贫为抓手,高度关注贫困村党组织建设,及时召回调整了5名不符合条件、不适宜和不胜任的第一书记。发现挖掘了冲锋陷阵、忠诚履职、担当作为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先进典型20余人。积极督促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22个,结合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任职工作,对6个软弱涣散村下派12名机关干部,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紧盯在岗履职,压实属地责任。通过现场督导、明察暗访、夜间抽查等方式,对通报和督战函涉及49个帮扶单位的105个问题跟踪督办,对娄烦县、阳曲县17个乡镇160个驻村帮扶工作队在岗履职情况进行了高强度、高频率实地督战,严格检查、反复“回头看”,发现25人存在不按要求驻村、履职不到位、请销假不规范问题,立即通报整改,用责任督导倒逼驻村帮扶各项工作做细做实。

2 消费扶贫按下“快进键”

  太原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互利共赢”原则,全力打造太原消费扶贫新模式。
  2020年,3月和6月分别举办了娄烦、阳曲、清徐三县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和“消费扶贫暨名特优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签订农产品采购意向合同1.5亿元,现场销售额500万元以上。在全省率先启动扶贫消费月活动。
  制定出台了《太原市消费扶贫专柜专区专馆建设实施方案》,目前,已建成400个专柜、23个专区和5个专馆。今年5月10日,举办了太原市消费扶贫专馆专区产销对接活动,50家种养和药茶企业以及海腾优选商贸有限公司、山姆士等消费扶贫专馆、专区运营商,150余种名特优新农产品参加展示,现场达成意向签约350万元;确定进驻专馆企业21家,有力促进了“阳曲小米”“娄烦土豆”等一批特色扶贫品牌惠及市民餐桌。

【脱贫故事】
阳曲县首邑学校
子女来读书 父母来打工

  “不是精准扶贫,我和儿子进不了一个学校;不是精准扶贫,我们家仍然脱不了贫。”5月20日,与阳曲县首邑学校生活教师肖换萍聊起今昔,她感慨万千。
  肖换萍一直在村里务农,照料孩子。首邑学校建成后,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孩子到校学习,于是她就把儿子送到了这里。她开心地告诉记者:“送孩子上学后,我便开始打零工贴补家用,可是孩子身体不好,学习基础也差。为了照顾我们母子,学校让我在这里做起了生活教师,一待就是3年,我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孩子学习也有了进步。”
  学生就学零费用,家长还可以有份收入,这一减一加,让许多人的生活为之一变。据介绍,学校聘用的32名生活教师、清洁工、厨师均为学生家长,还帮助110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长顺利就业。
  建校4年来,阳曲县首邑学校无论从教学设备到住宿条件,还是从校园环境到师资配备,在阳曲县首屈一指,是全国唯一一所集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进行教育扶贫的学校,共整合山区零散教学点12个,全县10个乡镇、50多个行政村的贫困户子女实现集中就学。今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该校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该校校长李凯介绍说,学校突出扶志扶智,注重养成教育,组建了教学、活动、生活等多个管理团队,科学安排师生学习生活,针对性开展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立志成才、建设家乡等教育,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坚定信念,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在这里,我亲眼见证了孩子的成长变化,亲身体会到了精准扶贫的效果。”肖换萍道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

娄烦县罗家曲村
“咱村今年种谷子”

  小满刚过,娄烦县杜交曲镇罗家曲村村民冯旭东开始在地垄边来来回回地瞧。种子已经播下了,天气也不错,再过十几天,这1000亩地的谷子就要出苗了。
  以往谷子、土豆轮番种的罗家曲村,为啥破天荒地开始大面积地持续种植谷子?
  2014年,原本在省城开煤场的冯旭东回到老家,开始琢磨在黄土地上创业。他多次到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了解农业种植养殖技术等有关情况,向县农业部门咨询农业政策,最终选择利用本村紧邻汾河水库的有利条件种植“晋谷21号”,并发展小米加工厂。
  2015年,冯旭东成立旺鑫种植专业合作社,邀请乡亲们加入。“换一种新种法,产量行不行?”一些村民不太愿意尝试。吃了“闭门羹”,冯旭东反而更上劲儿了。免费提供种子和肥料、免费指导种植和施肥……一番游说下来,村民们定下了,今年就种这杂交谷子,一下子报上来几十亩。冯旭东还给村民们吃了颗“定心丸”——对种植户种植的“晋谷21号”以高于市场价百分之二十的价格收购,并统一销售。
  冯旭东也有一颗“定心丸”——驻村第一书记吴梅。5年来,吴梅和她所在的太原市血液中心共收购合作社、村民小米7万公斤,累计销售收入105万元,带动该村450户村民增收。她还与中心领导商定,将无偿献血者献血后赠送的纪念品更换为该合作社自产小米。血液中心通过资金运作和产品销售模式的创新,成了连接贫困户、合作社和献血者三者之间的纽带。
  现在,罗家曲村的谷子种植面积达到了1000亩,亩均产谷400公斤左右,不仅生产的富锌小米含锌量高,还注册了“晋谷芝”商标,深受消费者好评,被评为娄烦县名优农产品。加入合作社的80户贫困户每亩可纯收2400元。去年,罗家曲村10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本版文字:杨彧 范珉菲 曹婷婷 贾江涛 宁芳
本版图片:太原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

(责编:王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