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实现乡村振兴
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实现乡村振兴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的关键在产业,产业发展的质量决定着后续发展的成败。我们要围绕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发挥区域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对搬迁群众要引导其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积极融入县乡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林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创新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与搬迁群众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方式,引导搬迁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发展。
盘活迁出地闲置土地资源,依法依规解决收益分配问题。保护和处理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包括集体经济的收益权、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的使用权等,解决好迁出地资源盘活及收益分配等问题。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地方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同时也便于群众操作的好办法。如,和顺县采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即利用财政扶贫资金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来获取分红收入,同时贫困户将土地流转给公司或合作社来获取稳定的土地租金收入,鼓励贫困户为公司或合作社出工来获取工资收入。试点推动“土地银行”模式破解耕地弃种抛荒难题,从土地制度入手探索建立农村“土地银行”,将会为解决整体搬迁村乃至“三农”问题找到一条新的破解之路,这既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也是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需要,更是实现农村长治久安的需要。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及用工平台搭建。通过整合培训及就业资源,开展“五个精准”服务,搭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订单培训、订单输送、保障维权。一是培训资源精准整合。依托安置点社区建立培训中心,切实匹配兼职或专职的师资力量,赋予培训资质,搭建培训平台,将各部门培训任务整合安排,发挥现有人力、物力作用,对搬迁户进行有计划性、组织性、针对性的培训。二是培训对象精准摸排。对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进行调查,精准掌握劳动力人员底数、技能状况、文化程度、就业需求、就业意向等情况,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培训台账,精准掌握培训对象情况。三是培训需求精准对接。针对企业用工需求和搬迁劳动力特点,以就业容量大的行业用工需求为重点规范开展培训。四是培训时间精准安排。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岗位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培训天数。五是培训技能精准鉴定。在培训结束后,由职业技术鉴定机构开展技能精准鉴定,让尽可能多的搬迁移民获得技能证书,提高移民融入城市生活的能力。
创新社区管理,提高搬迁户的社会适应度。加快健全社区的组织机构,构建良好的社区治理体系。统筹做好教育、低保、医保、户籍等日常服务管理,以发挥其在满足群众需求、活跃社区文化生活、疏导群众情绪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探索安置点物业管理公司化运作、市场化发展的路子,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搬迁户参与”的管理体制,让搬迁户更好地适应、融入城镇生活。应在3000人规模以上的集中安置点成立社区党委,进一步提升社区党组织领导力、组织力和凝聚力,突出发挥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建设的统筹协调作用,积极推进和加强社区全面建设发展水平。同时,依法选举成立居民委员会,并下设各种委员会管理社会事务,确保搬迁移民同等享有城市教育、就业、医疗及公共卫生、计生、水、电、路、气、信息通讯、文化服务、证照办理等合法权益,同等享受城市配套、同等享受公共服务、同等享有自信尊严、同等享受美好生活,推动心理融入、情感融入、自愿融入。
持续加强精神扶贫力度。要坚持在扶志上下功夫,既从发展上、物质上帮扶,更从思想上、精神上激励,帮助搬迁群众树立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志;要引导搬迁群众树立感恩意识,弘扬自强精神,自强奋进、感怀党恩,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全社会崇尚诚信感恩的大爱情怀,坚持自力更生,增强致富内生动力。同时,要因地制宜加快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发动搬迁群众自主讨论制定社区居民公约,深入推进以“好家庭、好家风、好民风”为主要内容的乡风文明主题创建活动,树立艰苦奋斗、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等良好家风,强化家庭成员赡养、扶养老年人的责任意识,促进家庭老少和顺,树立好的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好的社会风气。
夯实安置点公共服务,让群众身心皆安。通过强化安置点的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综合服务等公共服务功能,推动搬迁群众公平享有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让搬迁群众切实感受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未来返贫风险较高的人员就是部分农村因病、因残致贫以及鳏寡孤独、痴呆群体,应将这部分人群转移给一般性的救助机构,通过民政部门的最低社会保障将这部分群体“兜住”。
扎实抓好基层党建体系建设。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发挥好安置点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作用,调动各类社会组织和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实现党领导下自治与共治的结合。引导搬迁户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落实相关政策。采取网格化的管理方式,党员、村干部要按照分工分片地联系搬迁群众,尽量把每户居民都纳入一个网格化管理的区域里,搬迁群众有什么诉求和困难,我们的基层组织能够随时掌握,随时发现及时解决。
实现巩固拓展易地扶贫搬迁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就要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后续帮扶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投入机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者:山西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副所长 闫慧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