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保供平台 紧盯京津冀市场

特色农业助力脱贫攻坚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0>>脱贫攻坚>>脱贫攻坚

时 间
2020
07/03
07:55
分 享
评 论

20200703_b025d96d75ad9d644a2c909996df0922.jpg

在大同市云州区唐家堡村黄花种植基地,花农们在耕种“致富花”。

20200703_d22c1e716058aec241fb4f855c910724.jpg

浑源县金昌粮贸公司工人在筛选红芸豆。

20200703_971bd57bf45d2c70e918d40b90da27d0.jpg

恒芪产品商贸公司加工车间内,工人正在捆扎黄芪。

20200703_14c7c38b9859d41b1233922cecb79158.jpg

山西雁门清高食业公司工人正在包装苦荞茶产品。

20200703_5b3cf6cf0d51535ff7a5f6eb18db2f86.jpg

山西裕隆祥农业公司技术员开心地展示灵芝。

20200703_794e744020e607db78a801e3e918ab9f.jpg

灵丘县北泉村虹鳟鱼养殖场,工人正在收获成品鱼。

20200703_0b76536d1977775dc8953cfeadd2e990.jpg

山西云中紫塞食品公司沙棘饮品灌装车间内,工人在灌装沙棘汁。

20200703_79f7b746187273e178253522c47427dd.jpg

山西白羊大地食品车间,工人手工包制当地传统美食“水晶饺”。

20200703_6ca68e13aef383df8812ec4fc21932dc.jpg

山西东方亮生命科技公司库房内,工人正在检查准备出库的小杂粮包装。


  6月25日,浑源县沙圪坨村村民孙才收到了浑源县金昌粮贸公司付给的英国红芸豆款。今年65岁的孙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的13亩旱地,原来一直以种玉米为主,收入低下。在签订了红芸豆合同后,目前增收5000多元,生活状况一下有了很大改善。孙才家的变化是大同市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晋北是全国著名的“优质杂粮之乡”,有小米、苦荞、莜麦、豆类等多种优质农产品,在脱贫攻坚战中,建立起“黄花”“黄芪”“黄小米”等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2019年初,为切实解决农产品产、购两端不畅,他们搭建稳定保供平台,紧盯京津冀市场,打造绿色、优质、稳定的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倒逼加工提档升级,推动产供销向销供产转变,带动杂粮、蔬菜、杏果、草牧业、中药材5大特色优势产业链延伸发展。
  同时,培育出138个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的277个农产品通过农业农村部“三品一标”认证,提升了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其间,400个杂粮食品类商品在网络售卖,多次整合线下扶贫快闪店+线上商城营销活动,传播地域分布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今年5月21日央视电影频道举行的“脱贫攻坚战——星光行动”首场带货直播活动,22款承载脱贫攻坚助农希望的特色农产品在直播中悉数亮相,黄花、小米、杏脯、绿豆、苦荞茶、沙棘汁等一次次补货、一次次“秒空”,仅今年上半年,农产品销售额达到3000多万元。

本版策划:李联军 本版责编:黄靖
摄影报道:刘通 李毅 王中勋

(责编:王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