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系列报道⑤】免费送戏下乡 “加码”幸福生活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4>>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这戏太过瘾了,真是大饱眼福,我手都拍麻啦!”台上,演员们唱功了得,表演惟妙惟肖;台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欢笑声、鼓掌声此起彼伏。12月17日,临汾市襄汾县荷花小镇的村民们聚在家门口,尽情享受着文艺演出带来的欢乐。
  12月7日至17日,临汾市小梅花蒲剧艺术培训中心分别在万荣、襄汾东南毛村、襄汾陶寺、襄汾荷花小镇进行冬季惠民演出。该中心演员程雅琨告诉记者:“虽然天气寒冷,妆造不好上妆,但只要群众喜欢,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
  这是2024年我省15件民生实事之一——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的一个缩影。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全年计划送戏1万场,截至11月底,全省共免费送戏下乡进村15919场,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在稳步推进这项工程中,我省各地纷纷推出有力措施,创新工作形式,确保充分发挥效益、真正“入乡进村”。
  省财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持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加强送戏管理,努力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今年全年省、市、县三级投入经费1.27亿元,形成了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动戏曲进乡村的良好局面,确保实现免费送戏下乡进村覆盖面更广、演出质量更高、受惠群众更多,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以送促购”作为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创新服务模式,在免费送戏的同时,增加了营业演出场次。11月底,山西省京剧院圆满完成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国粹鉴赏”“迎泽戏苑”共159场,其中公益性演出128场、商业演出31场,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和经济效益,既增加了服务总量、提高了院团收入,也激发了市场活力、涵养了基层文艺生态。院团将京剧《四郎探母》《春草闯堂》等精彩剧目“送”到太原、阳泉、朔州、长治、吕梁、忻州等地。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好稀有戏曲剧种,我省还建立了购买稀有剧种公益性演出全覆盖机制,将全省31个稀有戏曲剧种全部纳入公益性演出购买范围。
  参演各文艺院团千方百计送戏进村。不少村子位置偏远、道路难行,演出多遇夏季天气阴晴不定,不是酷暑难捱就是大雨骤降,但所有演职人员没有退缩和懈怠,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把文艺精品送到基层。今年盛夏,山西省晋剧院分赴各地,优化演员配置,把《打金枝》《明公断》等经典剧目送到百姓家门口。该剧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整个夏天在20个县圆满完成了95场演出。
  在大宁县甘棠村,安泽县蒲剧团表演的蒲剧丝竹优美、唱腔高昂,村民们听得打心眼里高兴。村民房舒明表示,在家门口就能看省级院团带来的经典剧目,还有县级院团的地方特色剧目,满足了村民看戏需求,希望这样的活动今后多多益善。
  “村民看演出的热情越来越高涨,每次演出完都有观众问啥时候再来。从问询中感受到大家对我们作品的喜爱,明年我们的演出不会停,继续把戏送到乡村、景区等基层一线。”山西省曲艺团党总支书记、团长王兆麟颇有感触。
  如今,“免费送戏下乡”已成为我省最为知名的文化惠民品牌。
  在地点安排上,演出向脱贫地区、革命老区倾斜,重点围绕市县经贸活动、文旅场所、节庆庙会送戏,着力提升送戏效能。在送戏内容上,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兼顾以文化人的要求和群众多样化的需求,着力提高节目质量,因地制宜、分类提供,既送传统剧目,也送新创作品;既送戏曲,也送歌舞综艺;既送整台剧目,也送组台演出。在宣传方式上,我省三家通信公司为演出地手机用户免费推送预热短信,并遴选演出精品节目,通过咪咕视频、移动电视、星播客、IPTV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直播或录播,进一步扩大受益面和影响力。
  2017年该活动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以来,8年间送戏总数已突破13万场,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本报记者李婷婷

(责编: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