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三十九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奋力厚植美丽山西生态根基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4>>“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12月26日上午,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三十九场新闻发布会,省林草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莅临山西,每次都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省林草局牢记领袖嘱托,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把林草工作融入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予以推进落实,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奋力厚植美丽山西生态根基。

融入国家战略
提升表里山河含绿量

  山西地处黄河流域中部。“一直以来,我省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两大国家战略,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在6市启动实施国土绿化‘国家级’示范项目,2021—2024年全省营造林1846.3万亩,‘十四五’沙化土地治理任务全面完成,沿黄19个县率先实现基本绿化。如今,一抹抹高质量的‘山西绿’环绕城乡大地、覆盖表里山河、护佑黄河安澜、拱卫华北水塔,在京津冀西部和祖国北疆筑起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省林草局副局长岳奎庆介绍。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我省设置3.38万名林长,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组织体系,全力织密全域覆盖责任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省级总林长,先后联合签发了五个总林长令。省林草局联合省级财政每年拿出1500万元,对林长制工作成效明显的县(市、区)和乡镇给予奖励,努力让“林”的核心不断聚焦、“长”的作用日益凸显、“制”的效能充分释放。
  在五级林长的引领下,我省印发了《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部署实施防沙治沙成效巩固战、太行山吕梁山增绿提质阵地战、增强生态功能整体战、提升产业效益持久战等具有山西特色的攻坚举措,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省林草局以流域、山系为治理单元,布局实施了晋北地区高原风沙源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项目、太行山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项目、吕梁山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项目等重大工程,组织“三北”工程区各市、省直林局储备了39个“三北”工程项目,争取到中央资金34亿元,2024—2026年规划实施林草综合治理任务782万亩,整体推动“三北”区域林草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省“三北”工程区9市69县(市、区)和7个省直林局累计营造林690万亩、种草改良157万亩。
  今后,省林草局将统筹实施精准扩林、重点补林、科学改林、持续营林、依法护林、创新活林“六大行动”,以水而定、适地适绿,整体推进“三北”工程由单一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我们将坚持数量质量并重的发展路径,‘增绿、提质’双向发力,扎实推进2024—2026年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加强‘三北’工程管理,优化完善‘三北’工程管理政策制度和技术规程,努力走出一条新时代山西‘三北’工程建设速效并重、量质并举的新路子。”省林草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冠军表示。

严守生态底线
呵护三晋大地生态链

  近年来,我省把野生动植物保护作为维护生态安全、提升生物多样性、建设美丽山西的重要任务,从优化生存环境入手,从改善栖息地质量着眼,持续加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
  据最新调查结果,我省现有陆生野生植物2743种、陆生野生动物543种。其中2024年全省新记录野生植物5种、野生动物4种。令人欣喜的是,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我省褐马鸡数量增加到19000只左右,分布范围从28个县域、3个保护区扩大到45个县、20个保护区,稳居全国首位;华北豹种群数量和栖息地面积也实现“双增长”。
  围绕规范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调查监测、候鸟迁徙、猎捕调控、致害补偿、疫情防范等重点工作,我省先后制定出台和修订完善了相关办法、名录、规划、预案等9项省级配套政策,使动植物保护实现有法可依和有章可循。
  就地保护是野生动植物最重要、最有效的保护方式。目前,我省积极推进太行山国家公园创建,着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地272个,总面积达243.52万公顷,保护了全省78%的重点野生植物和80.9%的重点野生动物,让野生动植物在“不被打扰”的空间内自由繁衍生息。“我们突出重点保护,近三年,湿地保护条例、禁牧轮牧休牧条例等一系列法规获批颁布,推动全省9194.59万亩林地、4657.65万亩草地、82.04万亩湿地得到立法保护。”岳奎庆说。
  建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44处、收容救护站29处、外来入侵物种监测站7处、林草有害生物防控监测站点54处,在野外布设红外相机4000多台,增加鸟类环志、兽类项圈等卫星跟踪手段,以旗舰物种为统领,实施野生动物饮水点建设、猎物种群恢复、栖息生境优化、生态廊道连通等系列工程,连续四年开展“清风行动”“网盾行动”等系列执法行动,为人与动植物和谐共生提供了良性环境。
  同时,我省全力推进野保公益宣传教育,连续43年举办“爱鸟周”公益宣传活动,积极开展世界野生动植物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群众性宣教活动,建设野生动植物科普场所。下一步,省林草局将在“护”上下功夫、“管”上见真章、“用”上做文章,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的经济文化需求。

创新体制机制
开拓生态富民新路径

  近年来,我省立足各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统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建设秀美山川的过程,变成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
  我省集体林地涉及430万农户,关系美丽山西底色,维系群众致富成色。省林草局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依托盘活林地资源,有效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积极搭建新型经营主体与群众的利益联结桥梁,努力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经济林提质增效上,紧扣“西干果、东药材”布局,发展干果经济林和特色经济林1800万亩,全年干果总产值140亿元;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食用菌和林下养殖产业,总经营利用面积达540万亩。“今后我们将充分释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红利,盘活林地资源,大力扶持林药、林菌、林禽多模式林下种植、养殖产业,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路子,每年建设十个示范基地,持续扶持一批经营主体,为群众提供更多生态产品。”省林草局副局长杨俊志表示。
  围绕三大旅游板块,省林草局坚持打生态牌、兴旅游业,打造森林体验基地、森林养生基地、慢生活休闲体验区44处,组织举办森林旅游节,将59个森林康养旅游点串联成10条精品线路推向社会大众。并将持续优化森林生态景观,深挖森林旅游内涵,向社会推介打造一批品味山水、回归自然、休闲静养的旅游目的地和网红打卡地,让绿水青山展现更多旖旎,让金山银山释放更多红利。
  随着全省经济发展,各类项目用地需求明显增加,约占全省国土面积59%的林地草地成了项目选址用地的重要选项。省林草局以服务经济为根本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许可标准、要素保障、定额分配、委托审批、林草融合,坚持把保障国省重点工程项目作为稳增长、惠民生的重点,成立重点工程项目要素保障工作专班,第一时间开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三年来累计审核审批行政许可3028项,先后服务保障国省重点工程占用林地项目312个,在用足每年2343公顷林地定额的基础上,向国家争取4099公顷备用定额,有效保障了1269个民生项目用地需求。
  “今后,我们将继续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健全完善行政许可‘全方位、全链条、全要素’服务机制,进一步推动审批工作提速增效,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赋能加力。”杨俊志说。

  本报记者张丽媛

(责编:刘洋、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