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山西文化旅游迎来新一轮“出圈”的契机。 放眼四顾,以陶寺遗址博物馆为中心节点,仅临汾域内就有壶口瀑布、大槐树、云丘山、乾坤湾等著名景区,小西天、广胜寺、汾城古镇等文物古迹,以及临汾市博物馆、丁村民俗博物馆、晋国博物馆等。
充满魅力的彩绘蟠龙纹陶盘、从未公开展示的圭尺、山西史前时期第一件牙璋……11月12日,陶寺遗址博物馆在万众瞩目中正式开馆。方寸之间,一览千年。
11月12日,陶寺遗址博物馆在临汾市襄汾县正式开馆。这是中国考古和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新时代中华文明历史研究不断引向深入、大遗址保护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缩影,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11月12日,中国又一座极其重要的考古遗址博物馆——位于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 博物馆展出陶寺出土的陶器、玉器等文物230件(套),全面展示距今4300年到3900年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
数字复原、现代化展陈、实物展示……11月12日,备受瞩目的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这是首次集中系统地向观众呈现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的陶寺文明。 陶寺遗址博物馆以“地中之都中土之国”元素符号为基础,外观设计呈现一个“中”字,象征着陶寺遗址考古发掘对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支撑。
在这里,发现了早于甲骨文500余年的朱书文字,发现了古观象台以及利用圭、表测日影的天文观测系统,还发现了中国已知最古老的礼器、中原地区已知最早的龙图腾、中国较早时期的建筑材料板瓦、黄河中游史前最大的墓地……陶寺遗址博物馆展陈的一件件文物不再是沉默的展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因为它们携带着过去的温度...
时移世易,沧桑变幻,表里山河犹如往日。4300多年前瑰丽辉煌的文明,大多埋藏于田野之下。
本报讯(记者王荔)11月12日下午,一场聚焦陶寺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学术盛宴——“陶寺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研讨会”在襄汾县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众多考古、历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索陶寺文化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独特地位与深远影响。
陶寺遗址博物馆。 陶寺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厅序厅。
本报讯(记者陈俊琦)11月12日上午,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在临汾襄汾举行。省委书记唐登杰出席并宣布开馆,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出席并讲话。
山西日报新媒体记者侯琎报道 “所有的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这一次,我们要回到的是4300多年前的“老家”。
本报讯(记者李建莉)11月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西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有关情况,宣布陶寺遗址博物馆将于11月12日正式开放。 陶寺遗址博物馆位于我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口,是依托陶寺文化建设的一座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5000平方米...
本报讯(记者王荔)11月8日,记者从省文物局了解到,为迎接陶寺遗址博物馆11月12日正式开馆,省文物局加大工作力度,协调国家文物局考古司专家进行调研,并多次组织专家对博物馆展陈方案进行精心指导,在展品征集、组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目前,已借展文物百余件,涵盖多个重要遗址,极大地丰富了博物馆的藏...
近期,陶寺遗址博物馆完成布展陈设,即将正式开馆。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四大都邑性遗址之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对于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月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西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有关情况。 发布会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研究表明,陶寺早、中期聚落(即距今约4300—4000年)已经初步具备早期国家特征,为揭示5000年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陶寺遗址博物馆 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遗址之一,而陶寺遗址博物馆是一个集中呈现陶寺遗址考古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经过三年建设筹备,陶寺遗址博物馆将于11月12日正式开馆。
近日 陶寺遗址博物馆完成布展陈设 11月12日即将正式开馆 这座博物馆有何亮点? 公众能欣赏到哪些珍贵文物? 快来一探究竟↓↓ | 总监制:王小东 | 监 制:祁朝晖 | 值班主任:段 巍 | 制片人:张 默 | 校 审:代...
陶寺遗址博物馆开放在即,11月9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从陶寺遗址博物馆南门进入,南广场宽阔平整,西侧是一座陶寺观象台造型舞台,是为沉浸式演出《对望陶寺》搭建。
11月12日,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山西文化旅游迎来新一轮“出圈”的契机。 放眼四顾,以陶寺遗址博物馆为中心节点,仅临汾域内就有壶口瀑布、大槐树、云丘山、乾坤湾等著名景区,小西天、广胜寺、汾城古镇等文物古迹,以及临汾市博物馆、丁村民俗博物馆、晋国博物馆等。
充满魅力的彩绘蟠龙纹陶盘、从未公开展示的圭尺、山西史前时期第一件牙璋……11月12日,陶寺遗址博物馆在万众瞩目中正式开馆。方寸之间,一览千年。
11月12日,陶寺遗址博物馆在临汾市襄汾县正式开馆。这是中国考古和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新时代中华文明历史研究不断引向深入、大遗址保护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缩影,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11月12日,中国又一座极其重要的考古遗址博物馆——位于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 博物馆展出陶寺出土的陶器、玉器等文物230件(套),全面展示距今4300年到3900年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
数字复原、现代化展陈、实物展示……11月12日,备受瞩目的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这是首次集中系统地向观众呈现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的陶寺文明。 陶寺遗址博物馆以“地中之都中土之国”元素符号为基础,外观设计呈现一个“中”字,象征着陶寺遗址考古发掘对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支撑。
在这里,发现了早于甲骨文500余年的朱书文字,发现了古观象台以及利用圭、表测日影的天文观测系统,还发现了中国已知最古老的礼器、中原地区已知最早的龙图腾、中国较早时期的建筑材料板瓦、黄河中游史前最大的墓地……陶寺遗址博物馆展陈的一件件文物不再是沉默的展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因为它们携带着过去的温度...
时移世易,沧桑变幻,表里山河犹如往日。4300多年前瑰丽辉煌的文明,大多埋藏于田野之下。
本报讯(记者王荔)11月12日下午,一场聚焦陶寺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学术盛宴——“陶寺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研讨会”在襄汾县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众多考古、历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索陶寺文化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独特地位与深远影响。
陶寺遗址博物馆。 陶寺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厅序厅。
本报讯(记者陈俊琦)11月12日上午,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在临汾襄汾举行。省委书记唐登杰出席并宣布开馆,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出席并讲话。
山西日报新媒体记者侯琎报道 “所有的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这一次,我们要回到的是4300多年前的“老家”。
本报讯(记者李建莉)11月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西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有关情况,宣布陶寺遗址博物馆将于11月12日正式开放。 陶寺遗址博物馆位于我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口,是依托陶寺文化建设的一座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5000平方米...
本报讯(记者王荔)11月8日,记者从省文物局了解到,为迎接陶寺遗址博物馆11月12日正式开馆,省文物局加大工作力度,协调国家文物局考古司专家进行调研,并多次组织专家对博物馆展陈方案进行精心指导,在展品征集、组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目前,已借展文物百余件,涵盖多个重要遗址,极大地丰富了博物馆的藏...
近期,陶寺遗址博物馆完成布展陈设,即将正式开馆。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四大都邑性遗址之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对于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月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西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有关情况。 发布会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研究表明,陶寺早、中期聚落(即距今约4300—4000年)已经初步具备早期国家特征,为揭示5000年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陶寺遗址博物馆 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遗址之一,而陶寺遗址博物馆是一个集中呈现陶寺遗址考古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经过三年建设筹备,陶寺遗址博物馆将于11月12日正式开馆。
近日 陶寺遗址博物馆完成布展陈设 11月12日即将正式开馆 这座博物馆有何亮点? 公众能欣赏到哪些珍贵文物? 快来一探究竟↓↓ | 总监制:王小东 | 监 制:祁朝晖 | 值班主任:段 巍 | 制片人:张 默 | 校 审:代...
陶寺遗址博物馆开放在即,11月9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从陶寺遗址博物馆南门进入,南广场宽阔平整,西侧是一座陶寺观象台造型舞台,是为沉浸式演出《对望陶寺》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