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檐上的文脉丨观音堂:五百神佛的跨时空“密语”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4>>屋檐上的文脉·遇上“Z世代”

时 间
2024
09/03
18:52
分 享
评 论

这里历经沧桑依然芳华,这里有五百神佛俯瞰众生,这里儒释道三教融合终成典范……这里就是有“海内悬塑之冠、明代悬塑珍品”之美誉的长治古建观音堂。

观音堂坐落在长治市潞州区大辛庄镇梁家庄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历经四百多年的沧桑岁月依旧矗立在这片土地上,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观音堂坐东向西,面村而居,两进院落,前疏后密。核心部分为后院正殿内的明代悬塑。主殿观音殿内有圆塑、悬塑的儒、释、道教泥塑五百余尊,手法多样,艺术价值极高。走进观音堂仿佛置身于一个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这座仅有60多平米的殿堂内却聚集了500余尊塑像彩塑和悬塑。

步入殿内,只见三面墙壁、梁架上下及门窗上面,乃至殿堂之顶,皆是描金彩绘的泥胎彩塑、悬塑。最大的约2米,最小的仅10厘米。殿内彩塑、悬塑相间,儒释道三教共融,或坐坛上,或依山墙,或置梁柱,或悬橡望。有的雄健威武,气势逼人;有的雍容典雅,富丽华贵;有的安静慈祥,泰然自若;有的神情俊逸,仪态万千。观音堂反映了明代上党地区彩悬塑艺术的高超技艺,也是千百年来儒、释、道三教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典范。

在此,塑像层次分明,布局合理。佛教的菩萨与儒教的圣贤,佛教的金刚罗汉与道教的天尊飞仙,异域的诸天与中国本土的神仙等等济济一堂——众神的相遇,在长治观音堂内永久定格。这些塑像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因为用了矿物颜料,塑像历经四百多年仍然色泽艳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历史价值。2001年6月25日,观音堂被评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编:褚嘉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