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行头、精致的脸谱、威风的锣鼓……2月8日,平定西郊,由21人组成的武迓鼓队正在变换阵型,磨合走位。 武迓鼓是阳泉市平定县特有的民俗表演,据史料记载,武迓鼓最早可追溯到北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
图为打铁花表演。 正月初十,晋中市榆次老城里游人如梭,热闹非凡,处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气氛。
图为舞龙表演。 张灯结彩,春意穰穰。
“触摸屏幕穿越时空同革命先辈互动对话、通过AI修复活化老照片和英雄来个照面、听数字人讲述红色文化……”1月31日,位于革命老区武乡县的八路军文化数字体验馆游人如织。游客们通过数字化手段,视觉、听觉、触觉深度参与,生动体验着红色文化。
“快看,县太爷出来啦!”正月初二上午,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绛县的绛州署景区热闹非凡。身着古代官服的“县太爷”带领众“衙役”走出州署,拱手送上新春祝福,引得众多游客纷纷驻足拍照,记录下充满古韵的年味瞬间。
今年春节,昔阳县以“乡愁中国年昔阳最朝阳”为主题,开展了“回村过大年”系列活动,并融入红色、民俗、非遗等元素,将精彩演艺与趣味互动巧妙融合,邀请在外游子和四海宾朋回村过年。 大红灯笼高高挂,锣鼓喧天年味浓。
踏着春节的韵律,记者走进高平市三甲镇北庄村,穿过简约大气的“乐火北庄”门楼花灯,便可看见沿街搭设的独具北方特色的年俗情景花灯,蒸馒头、贴对联、挂灯笼……饱含“故事”的花灯扮靓了古朴的乡村,一股红红火火的年味扑面而来。 “每一组花灯由一组人物来演绎一个年俗故事,活泼生动、别开生面。
“小时候特别期待过年,那时候去逛庙会、赶集,爸妈总会给我买个小糖人,这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之一。趁着春节假期,我们带女儿来凑凑热闹。
①②③④ 图①1月31日,介休市张壁古堡景区热闹非凡,民俗表演接连上演,沉浸式互动妙趣横生,游客尽享新春欢乐。 本报记者王瑞瑞摄 图②2月1日,农历正月初四,太原双塔博物馆,游客喜气洋洋走过“百福具臻”彩虹门。
剪纸艺人正在制作染色剪纸。霍飞飞摄 起笔构图、落刀成花。
晋源八碟八碗。李志江摄 春节期间,走进稻荷听泉餐饮公司,一股浓郁的年味扑面而来,工作人员来回穿梭、切剁声欢快悦耳、笼灶中传出阵阵香气。
景区活动丰富多彩。本报记者马占富摄 大年初一,应县木塔景区游人如织。
葫芦烙画吸引眼球。本报记者高玮摄 祥蛇纳福至,新岁瑞光盈。
文艺表演精彩纷呈。本报记者张婷摄 春节期间,乔家大院文化园区张灯结彩,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之中,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共赴这场独具韵味的民俗之约。
春节前夕,武乡县八路军文化园“我在武乡过大年”花灯活动如约而至。 夜幕降临,各式花灯流光溢彩。
1月29日,大年初一,由山西大剧院主办,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馆共同承办的“非遗里的山西·四季里的非遗”2025年非遗贺新春同《金蛇狂舞新春音乐会》走进山西大剧院,开启蛇年文化盛宴,让现场观众沉浸在非遗的魅力中,感受别样的年味,为全省人民送上新春祝福。 活动现场,剪纸艺人王师傅的摊位前围满了观众,大家正屏息观看一场指尖上的神奇表演。
1月27日,腊月廿八。在襄汾县关村,村巷两旁插满了五色彩旗,迎风飘扬,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准备过大年。
街道两旁挂满彩灯,临街商铺贴上春联,大街小巷披上盛装……连日来,左云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为了丰富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该县精心策划了主题为“大同年大不同红火的左云红火的年”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两节”文化活动,让古城年味更浓。
从乔家大院的热闹喜庆,到清凉湾温泉的宁静美好;从锡器博物馆的文化探寻,到《哇呜!三星堆》的沉浸体验……新春佳节,山西文旅集团献上一场集传统韵味与现代风情于一体的文旅盛宴。 喜庆的锣鼓声中,“乔院喜宴”正在举办,新郎身着红袍、英俊潇洒,新娘凤冠霞帔、婉约动人。
春节临近,三晋大地到处喜气洋洋。连日来,方山县圪洞镇武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人流不断,书法爱好者们齐聚一堂,挥毫泼墨,为当地群众书写春联。
责编:王瑞敏
晋源八碟八碗。李志江摄 春节期间,走进稻荷听泉餐饮公司,一股浓郁的年味扑面而来,工作人员来回穿梭、切剁声欢快悦耳、笼灶中传出阵阵香气。
景区活动丰富多彩。本报记者马占富摄 大年初一,应县木塔景区游人如织。
葫芦烙画吸引眼球。本报记者高玮摄 祥蛇纳福至,新岁瑞光盈。
文艺表演精彩纷呈。本报记者张婷摄 春节期间,乔家大院文化园区张灯结彩,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之中,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共赴这场独具韵味的民俗之约。
春节前夕,武乡县八路军文化园“我在武乡过大年”花灯活动如约而至。 夜幕降临,各式花灯流光溢彩。
1月29日,大年初一,由山西大剧院主办,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馆共同承办的“非遗里的山西·四季里的非遗”2025年非遗贺新春同《金蛇狂舞新春音乐会》走进山西大剧院,开启蛇年文化盛宴,让现场观众沉浸在非遗的魅力中,感受别样的年味,为全省人民送上新春祝福。 活动现场,剪纸艺人王师傅的摊位前围满了观众,大家正屏息观看一场指尖上的神奇表演。
1月27日,腊月廿八。在襄汾县关村,村巷两旁插满了五色彩旗,迎风飘扬,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准备过大年。
街道两旁挂满彩灯,临街商铺贴上春联,大街小巷披上盛装……连日来,左云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为了丰富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该县精心策划了主题为“大同年大不同红火的左云红火的年”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两节”文化活动,让古城年味更浓。
从乔家大院的热闹喜庆,到清凉湾温泉的宁静美好;从锡器博物馆的文化探寻,到《哇呜!三星堆》的沉浸体验……新春佳节,山西文旅集团献上一场集传统韵味与现代风情于一体的文旅盛宴。 喜庆的锣鼓声中,“乔院喜宴”正在举办,新郎身着红袍、英俊潇洒,新娘凤冠霞帔、婉约动人。
春节临近,三晋大地到处喜气洋洋。连日来,方山县圪洞镇武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人流不断,书法爱好者们齐聚一堂,挥毫泼墨,为当地群众书写春联。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市民深入了解春节年俗,近日,“书香暖岁 辉映新春——春节年俗文化主题书展”在省图书馆拉开帷幕。书展精选省图典藏阅览室中关于春节年俗的经典书籍,为大家打造了一场关于年俗文化的盛宴。
阳城县蚕农在大棚内喂蚕。刘学兵摄 阳城县的栽桑养蚕,始于商周,盛于唐宋,历史悠久。
学生们在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开展研学活动。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内展陈的八路军军装。
位于安子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元代建筑三官庙。本报记者杨永生摄 蔚蓝的苍穹下,从新绛县汾河大桥北望,古城沿西北高崖由西向东依次是宋元明时代的绛州三楼、唐代的绛州大堂和龙兴塔、明代的望河楼、民国时期的哥特式天主教堂等建筑,这些跨越千年的古建筑是古绛州的标志,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见证了王侯将相、文人墨客的故事。
坐落于文水县云周西村的刘胡兰纪念馆始建于1957年,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这里是刘胡兰烈士英勇就义的地方,该馆副馆长李俊杰介绍,纪念馆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在保护刘胡兰就义现场的基础上,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全方位展现刘胡兰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爱珍正在专心创作。 螺片闪亮如星,大漆幽深似夜,当二者相互交织融合于一器之上时,便恰似夜空中的璀璨星河。
大同红色记忆馆珍藏的白求恩用过的整套手术器械。 红色记忆馆,既是“红色遗产”,也是“精神地标”。
皇城相府景区依托古建资源大力发展绿色旅游产业,推出一系列文旅项目,打造特色商业文化街区,让山西古建真正“活起来”。杨晨玉摄安子巷历史文化街区中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民居。
该县县委书记杨晓宏说,长城和黄河在这里第一次“相会”,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和老牛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为偏关加快实施“绿色有机农业、绿色新能源、绿色文旅”三绿发展战略步伐,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运城市老东街口鼓楼风貌(资料图片)。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运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因盐务而建立的城池。
大学生志愿者在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宣讲陵川号兵故事。本报通讯员摄 “几十年前,一群比我还小的青年从陵川走出,为了新中国不惧枪林弹雨冲锋在前,吹响声声号角……”每逢假日,运城学院陵川籍大学生崔君瑞都会来到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义务为大家宣讲陵川号兵的故事。
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据王霞飞介绍,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八路军总指挥部和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抗战历史的大型革命纪念馆,馆藏革命历史文物6000余件、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46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 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考古人员正在对夏县辕村遗址开展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本报通讯员摄晋国博物馆全景。
图为科名坊,四柱三门,横额题书“文献名邦”四个大字。图为书院正门。
中国首次发现的瓣齿鲨化石在水泉沟亦有分布……如今,矿区水泉沟的化石群吸引着省内外的青少年研学团体和旅游团体,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化石旅游打卡地,正在筹划建设的李四光化石(地质)博物馆及公园,也将为科普领域以及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
大同是一座低调的城市 沉淀千年岁月 承载古风古韵 古城里的华严寺更是内敛 过往如云烟 深藏功与名 然而扫地僧的深厚实力 谁也无法掩盖 上承唐代建筑之遗风 下开宋代营造之先河 中原与草原融合 庄严和活泼混搭 这是让建筑大师震撼的大殿 单檐庑殿顶 彰显尊贵气派 框架结构开创了后世建筑使用圈梁的先河 满堂辽风 这饱满的脸庞 这健美婀娜的身姿 纵然满面尘霜 难抵露齿一笑 惊艳世间 这是辽代小木作的极致和巅峰 是梁思成眼中的“海内孤品” 有文化有底蕴才有静气 谁让咱是处处宝藏的“老钱”家族 最不缺的就是这份定力 当悟空落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 华严寺终于等来了“天命人”! 总监制:徐文胜 监 制:于雁红 马江歌 制片人:刘炯利 校. 审:郝玲翔 责 编:李 娜 制 作:贾冠捷.
“姐姐”素砖砌体 挺拔清秀 主打就是气质简约 “妹妹”琉璃剪边 精装秀丽 那叫一个惊艳不俗 双塔宛若毛笔 直指云霄 文笔双峰 同续太原文脉 总监制:徐文胜 监 制:于雁红 马江歌 制片人:张若昕 校 审:郝玲翔 制 作:张若昕.
图为故居内徐向前元帅半身铜像。走进前院,一袭戎装、胸戴勋章的徐向前元帅半身铜像目光如炬、栩栩如生,身后影壁上镌刻着“功勋垂青史,楷模昭后人”,两株形如火苗的青松分立左右,静静守护。
专家正在对四龙壁进行修复。解州关帝庙文物保护所供图 一处古色古香的建筑群,镌刻着关公忠义仁勇的故事;一座层楼叠榭的祖庙,寄托了世人的缅怀和敬仰;一尊雄姿英发的铜像,展示了关圣彪炳日月的正气…… 被称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的解州关帝庙建于公元589年,至今已存世1400余年,是始建最早、规模最大、建制最高且保存最完整的关帝庙。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大门。“为了弘扬我党我军革命光荣传统,近年来,省和太原市政府拨款对国民师范旧址进行了维修、保护,除集中且有代表性地体现当年原有风貌外,门外又增建了介绍国民师范革命活动的照壁,与东陈列廊、西展厅和接待室,形成了完整的参观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