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泥娃娃变“金”娃娃 千年非遗工艺“萌”新彩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4>>文化中国行

时 间
2024
07/08
17:36
分 享
评 论

凤翔泥塑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美术品,有着2400多年的历史,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到陕西凤翔感受泥塑这一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泥塑国家级传承人走进研学课堂,为同学们讲起了泥塑彩绘的注意事项。

凤翔泥塑始于先秦西周时期,当地人称“泥耍货”,纹饰以花鸟鱼虫祥鸟瑞兽为主,色彩艳丽喜庆,造型夸张,制作中使用凤翔当地特有的“板板土”,历经制模、翻坯、勾线、彩绘等十几道工序精制而成。

胡新明作为凤翔泥塑技艺第六代传人,从小就跟随父辈学习泥塑制作,经过数十年的钻研与实践,将这门技艺进行了大胆创新和发展。

出生于1994年的胡锦伟,受到父亲胡新明的影响,自幼沉浸在色彩艳丽喜庆、形态稚拙可爱的凤翔泥塑中,对泥塑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上大学时,他专门选报了与产品外观设计有关的专业。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返乡传承非遗薪火,将大学所学专业学以致用,设计了许多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泥塑和文创产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泥塑区级传承人 胡锦伟:我们现在做了第三代萌宠系列,设计上加入了更多萌态化元素,可能会感觉更加Q版、更加可爱,让年轻人会更加喜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泥塑区级传承人 韩建斌:现在做的泥塑作品的特点主要是国潮风、国潮化,造型特点主要是萌化、卡通圆润,以年轻人喜欢为主,后续我们将会用凤翔泥塑大红大绿的色彩风格进行装扮,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责编:张星秀、褚嘉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