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千万工程”经验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践行“千万工程”经验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本报讯 12月21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作介绍。
据介绍,《实施意见》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围绕群众反映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可感可及的实事,提出了具体务实的目标、抓手、举措、机制,主要内容包括一个统筹、六项任务、三类村分类推进、六项政策举措。
一个统筹:就是坚持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协同发展。
六项任务:就是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推动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就业、社会治理、要素流动“五个融合”;发展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坚持“特”“优”战略,做好“土特产”文章,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一二三产业互补、农文旅融合、农工商互动;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生态乡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三类村分类推进:就是将全省行政村按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村、环境整治村分类建设。精品示范村以巩固完善、创建精品、示范引领为重点,率先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档升级村以补短板、提标准为重点,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环境整治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持续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到2027年全省建成1000个以上精品示范村,1万个左右的提档升级村,所有村实现干净、整洁、有序。
六项政策举措:就是强化组织领导,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五级书记一起抓、四级政府齐发力;强化资金投入,建立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省级资金向农业县、重点帮扶县倾斜;强化人才支撑,创新乡村人才育、引、用机制;强化用地保障,满足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需要;强化项目管理,避免无序建设、重复建设;强化考核激励,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内容,每年对工作成效明显的市、县进行表扬和资金奖励。
省委农办专职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张软斌表示,近年来,我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全省粮食总产量跨上145亿公斤台阶,农民人均收入超过1.6万元,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69万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1%。但当前,农业农村现代化仍然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农村人居环境和乡村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此次《实施意见》的出台,就做好今后一个时期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将有效助力我省推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回应百姓生活期盼。(阎轶洁)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