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一次年味,迎面民俗嗨翻天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4>>2024网络中国节·春节

时 间
2024
02/19
10:37
分 享
评 论

20240219_404e948601c71b1d31510e1e009cec3f.jpg

20240219_706cd40212dfcfbacc59cd7aa9e1f568.jpg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拍摄:刘俊卿制作:张婷

20240219_870002ec0f0457521a8663abfb41dfc8.jpg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拍摄:武佳 实习生 宁霏制作:张琪


  农历腊月廿九,我回浑源县老家过年。
  从浑源北驶离高速公路后,浓浓的年味便扑面而来,沿街高挂的大红灯笼、缠绕在树木上的串串彩灯、沿街商铺红彤彤的对联和街道上摩肩接踵的人流把浑源县甲辰春节的喜庆气氛推向了极致。
  浑源县位于中华五岳之一北岳恒山脚下,城南就是享誉世界的天下巨观——悬空寺。
  回家过年团聚是每一名浑源籍人们的心愿。大年三十,夜幕初至,依据千年的传统风俗,我与家人一起摆上丰富的祭品首先焚香祭祖,给先祖磕头拜年。之后围坐桌前,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团圆饭,红烧鱼意味年年有余,烧肉丸子寓意团团圆圆。
  吃罢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在欢乐喜庆的节目中感受中国年的欢乐。
  正月初一迎“喜神”是大同人非常隆重的民间习俗,一早吃罢饺子,我就与家人一起出发迎“喜神”。家家户户大人小孩全体出动,穿上新衣,依据从日历牌上看来的“喜神”东北方位散步而去,意即迎“喜神”,希望今年喜事频频。
  今年春节期间,浑源县推出了恒山、悬空寺及县城诸多景点免费的旅游新举措,倡议游客来浑源过大年。从大年三十开始,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进入浑源县,浑源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旅游高峰期。浑源当地群众纷纷改变过大年登恒山的习惯,响应政府号召,让路于游客。
  正月初三,浑源县当日共接待游客55995人次,是去年同期的590%。从除夕到正月初三,共接待游客131339人次,是去年同期的326.6%,旅游的火爆可见一斑。
  我从浑源县融媒体中心报道中了解到,为确保假日旅游秩序,浑源县对旅游接待服务工作进行了精心准备,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科学调度,运作高效。
  在悬空寺景区附近正在执勤的浑源县交通管理大队中队长谢丹宇告诉我:“交管大队加强力量,所有民警全员上岗,对恒山、悬空寺路段进行疏导,全力保障旅游交通畅通!”
  在悬空寺工作的郭凌霞给我发来的视频显示,排队登临悬空寺的游客最多时达到2000人,景区所有工作人员全部上阵,及时全力疏导,保证了游客平稳有序的游览。
  相聚总是短暂的,正月初六,告别日渐年迈的父母,我携妻儿驱车返回大同。一路上,离愁困扰着我的内心,父母挥手的身影犹在眼前,叮嘱还在耳边。
  此时的大同古城,却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从正月初三开始,大同古城华严寺广场上每天都在上演着民俗、非遗表演,大同市各区轮番登场,秧歌、挠搁、车灯、舞龙等传统民间展演“嗨”翻了天。
  正月初六,正值云州区组织的表演队登场,区委宣传部长李喜与区领导在华严寺广场载歌载舞,代表15万云州儿女为全市人民呈上一道喜庆、热闹、丰盛的“文化大餐”,他们跳出了新时代的风采,展现了云州人的精气神。
  双手挥着彩扇刚刚扭完秧歌的李喜说:“传统文化为龙年春节增添了无尽的色彩,过年的气氛一下子就起来了!”
  此外,我还了解到,就在正月初五,新荣区也为全市人民献上了情景剧《隆庆议和》,让游客感受了一场不一样的边塞文化。
  在大同古城鼓楼东西街、在平城区北魏鹿苑、在云冈区五一街,龙年的气氛空前高涨,广大人民群众尽情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欣赏完民俗非遗文化展演后,华灯初上,大同古城南城墙上,灯光璀璨。南城墙关城内,2024大同年新春系列活动,包括新春灯组、非遗文化、大同IP、节庆活动等内容正在上演,活动集民俗灯彩、演出、互动、市集于一体,全方位展现大同古都的文脉特征与年节传统。
  儿子和他的小伙伴一起相约去赏灯,回家后还意犹未尽,滔滔不绝地向我描述着灯组的辉煌大气和声光电组合后的科技魅力。我突然发现,这些00后的孩子们,同样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中华传统文化后继有人了呢!

山西晚报记者 刘俊卿

(责编:candy、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