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履职风采】省政协委员张原:深耕文史 书写责任担当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4>>2024山西两会>>要闻

时 间
2024
01/28
08:37
分 享
评 论


  前不久,刚刚从中国政协文史馆参观学习回来的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张原,拍到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召开时,自己曾祖父邓初民在签到表中的签名。张原说,当年曾祖父参加政协会议第一份提案的手稿她也正在整理之中。
  近年来,张原在文史研究方面不断深耕,充分利用宝贵的一手历史资料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并取得可喜成果,先后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人民政协报》《团结报》《新闻与传播研究》等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参与了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和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术研讨,并荣获山西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在收获学术成果的同时,张原也深深感到学术话语仅仅局限于专业学术领域,不能与民间话语形成相互贯通的联系,这也会大大降低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2023年,她在对香港达德学院的研究上尝试运用了非虚构的历史写作笔法,在《人民政协报》刊发的《邓初民在香港达德学院的岁月》文章,很快被多家媒体转载,获得较大的社会反响。
  文化是根脉,文化是灵魂。多年来,张原带领她的团队对山西区域文化传播始终保持着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围绕这一主题她与团队成员积极调查研究,提交了关于提高我省县级融媒体发展水平、活化利用山西戏曲文化资源、推动山西文化旅游业发展等多份提案。2023年,张原有幸被推荐担任了由山西省政协牵头成立的山西晋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促进会理事,参与了山西省政协关于山西融入京津冀发展的调研和报告的撰写工作。
  “每一次经历、每一份工作都更加激发了我对山西文化的热爱,也让我有了加快推动山西文化的深入开发和优质传播的紧迫感,我在履职中深度地参与了政协的文史工作,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样的机缘。”张原如是说。
  国之大者、民之关切,政协委员是使命,是担当。触摸着三晋大地的温度,体味着社会民生的真切,张原积极建言献策,高质量的提案得到广泛关注。她曾荣获省政协优秀提案奖,撰写的提案入选“100个年度好提案”;她还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为推动我省基础教育数字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本报记者任志霞

(责编:张星秀)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