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开放麦|帮华北豹建家园,让“老邻居”在“第一家乡”再繁衍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4>>2024山西两会>>要闻

时 间
2024
01/27
06:19
分 享
评 论

山西日报新媒体记者刘妍报道 M2、M4、F4、F8……在山西,每一只华北豹都有着自己的“身份证号”。作为山西旗舰物种,“华北豹”的名字也出现在了我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华北豹数量全国最多”,短短9个字背后,是我省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坚持而为所下的苦功。

近年来,华北豹在我省分布范围一路北扩,生存“版图”持续扩增,省内11个市中,除大同、朔州之外,其余9个市均有华北豹分布。公开数据显示,山西华北豹有48个稳定种群,8个集中分布区。被山西人叫做“老豹”的华北豹,成为了身边一个家族日益庞大的“老邻居”。

▲省政协委员、民进晋中市委会主委、晋中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的教授张谨华

“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年山西两会上,省政协委员、民进晋中市委会主委、晋中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的教授张谨华的目光,定格在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华北豹身上,提出了《关于设立华北豹保护国家专项工程的提案》,为“老邻居”生存环境改善建言献策。

“华北豹是金钱豹的一个亚种,仅分布于中国,因此被称为‘中国豹’,目前处于濒危状态。华北豹是我国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中最高级的捕食动物,起着调节猎物种群、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基石物种、伞护物种和旗舰物种。”张谨华介绍,华北豹的存在和状况标志着生态系统的质量和保护成果,是活的“生态检测表”。

▲霍山保护区拍到华北豹罕见的4口同框画面

933只,这是华北豹在我国分布总量的大约数据。全国第二次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数据和监测结果表明,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宁夏、甘肃6个省份有华北豹的分布,包含69个县区,主要集中分布于太行山脉中南段及与其相连的太岳山和中条山、吕梁山脉、子午岭、秦岭及与其相连的关山和六盘山,燕山西部有零散分布。近年监测数据显示,山西是全国华北豹的分布中心和多度中心,目前可识别个体132余只,是华北豹的“第一家乡”。

“华北豹作为我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旗舰物种,对公众具有极高吸引力,通过该物种的保护可以促进社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张谨华关注华北豹多年,在她看来,针对华北豹栖息的现状和威胁,采取国家专项工程手段整体、系统地做好物种保护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然而,目前对华北豹种群的数量、分布等专项调查和评估工作尚未完成,各自然保护区外的区域和一些重要的廊道区域调查力度不够,仍然存在大面积的调查空缺,严重制约了其种群和栖息地保护恢复工作的有效开展。

▲红外监测相机为保护及研究华北豹提供了方向

为此,张谨华建议建立华北豹保护的技术骨干和专家队伍,在全面掌握全国华北豹及其栖息地现状的基础上,编制《全国华北豹保护工程规划》;建议成立“华北豹保护国家实验室”,作为华北豹基础研究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建议保护工程以加大华北豹等濒危动物和栖息地环境的保护力度为目标,围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要求,扩大保护动植物栖息地面积;建议将华北豹保护纳入拟建太行山国家公园主要议程,建立健全以华北豹为庇护种的保护地体系;在华北豹栖息地之间建立生物廊道、生物通道,完善生物多样性。

跃动在山林间的精灵矫健身姿,是不可复制的宝贵生物资源,也是山西省的“野生代言人”。张谨华提案中的一项项建议,都为“老豹”更好地生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指引。“通过建设华北豹保护国家专项工程,将扩大华北豹栖息地面积,修复各自然保护地之间重要廊道的生态环境,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保护体系,打造依托华北豹分布的生态防护屏障。”张谨华表示,保护工程的启动将覆盖众多的野生动物种类及其生物多样性,不仅能够整体提升我国温带森林野生动物植物保护水平,建设区域绿色生态屏障,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责编:张星秀)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