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高速飞车山西省实验室主任毛凯:
促进科普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打造山西科普新名片
省人大代表、高速飞车山西省实验室主任毛凯:
促进科普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打造山西科普新名片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拍摄:薛建英 制作:张婷
“在高速飞车山西省实验室,孩子们真实体验了高速飞车的轨道,看到了飞驰的列车,了解了1000公里/小时超高速‘近地飞行’飞车的航空航天技术和地面轨道交通技术,做了有趣的物理实验,收获满满。”1月23日,在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毛凯高兴地说,伴随着我国首条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统(以下简称“高速飞车”)全尺寸试验线(一期)项目真空管梁正线日前全部架设完成,基地也开启了一场特殊的研学科普教育。
作为高速飞车山西省实验室主任,毛凯肩负的责任重大。他希望通过基地的资源优势,加强科普能力建设,促进科普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打造山西科普新名片。
毛凯认为,科普教育可贯穿育人全链条,为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提供支撑。科普作为人才培养的催化剂,能够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引导青少年树立创新志向,保障未来人才供给。作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摇篮,科普还能为公民提供广泛而优质的学习机会,及时向公众普及科学新发现和技术创新成果,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近年来,山西布局形成了众多重要科技成果和重大工程项目,科技资源存量较高,具有极大的科普化潜力,对于形成全省科技资源科普化、重点领域品牌化的前景十分可观。
“科普不仅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基础,也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质量的科普将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山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提供强大助推力。”毛凯说,如今,科普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新业态多发、规模快速增长、业务交叉融合、边界日趋扩大的新兴产业。通过利用市场手段推进知识创新、存储、传播、应用等,与新时代科教文旅产业相融合,带动就业,来培育成为山西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支点。
如何加强山西科普能力建设?毛凯建议,优化科普工作总体布局,合理利用省内丰富的优质科技与创新资源储备,谋划一批高层次科普基地项目,推动全省科普基地多层次、体系化建设;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普人才,统筹推进科普人才和科普环境的综合提升。同时,培育重点科普品牌,瞄准“四个面向”,聚焦国家前沿重点科技领域和公众关注度高的特色科技热点,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扩大科普基地建设规模、数量,加大对特色品牌科普基地建设投入力度,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科普新名片。
山西晚报记者 薛建英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