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山阴县苦豆豆香非遗文化传承人卫红宇:

打造三晋香包民俗文化节 助力乡村振兴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4>>2024山西两会>>要闻

时 间
2024
01/24
15:54
分 享
评 论

20240124_647b6fdfd5c832598c27da9f73072a33.jpg

20240124_936b023f3f92f6d38c374ee708dec79f.jpg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拍摄:梁成虎  制作:张婷


  山西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有“非遗之乡”之称。平阳香包、太行巧娘香包、夏县香包、平遥香包、山阴苦豆豆香包等各有特色,都成为非遗文化产业项目,带动了各地群众就业增收。
  1月22日,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山阴县苦豆豆香非遗文化传承人卫红宇提出《关于在我省打造端午节日IP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卫红宇表示,结合我省端午节丰富多彩的风俗内容,打造三晋香包民俗文化节,实现文化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卫红宇介绍,在山阴县旧广武村,关于900多岁的雌雄双柏夫妻树有一个传说,讲的是村民百香妮和苟玉贤通过抢绌绌私定终身,而后双双悲壮殉情的故事。绌绌就是当地人对苦豆豆香包的爱称,一首苦豆豆谣唱出了当地端午节民俗风情。
  清明节后种植苦豆香草,端午节前后蒸晒苦豆豆香料、缝制苦豆香包,是山阴乃至整个朔州过端午节特有的风俗。端午节期间,当地人还要制作五色线、苎麻缠绕而成的扫灾刷子;用大红纸剪出大红公鸡,贴在大门上镇宅;用五色纸编织成七巧祈愿家宅平安;用花色碎布缝制小公鸡绌绌给孩子佩戴……
  利用端午节民俗文化突出苦豆豆香文化,打造苦豆豆香文化节,可以从香草的种植、香料的炮制、香包的绣制形成苦豆豆香非遗民俗文化产业。通过节日IP打造,香包销量达50000个,就可以带动200个妇女一年有活干,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左右。山阴苦豆香包、七巧符、剪纸公鸡、布艺公鸡、五色花线绳,随着销量的增加都可以扩增相应的制作团队,转化为乡村振兴产业,带动群众就业和增加收入。

山西晚报记者 梁成虎

(责编:张星秀)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