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蔺涛:以砚为媒,将山西文化发扬光大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4>>2024山西两会>>要闻

时 间
2024
01/23
09:27
分 享
评 论

1月21日晚,记者在驻地见到省人大代表、新绛县绛州澄泥砚研制所所长蔺涛时,他正在房间对带来的建议进行进一步完善。“今年我提的是关于加快绛州古城保护和活化利用的建议。”蔺涛告诉记者。

▲省人大代表、新绛县绛州澄泥砚研制所所长蔺涛

这份建议,正是蔺涛一年来认真履职的缩影。

走访、考察、调研,一年来蔺涛的足迹几乎遍及古城的各个角落。推动绛州古城保护和活化利用,非遗是尤为重要的一环。“新绛有8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保护名录,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省级项目16项、市级项目30项、县级项目32项。全县拥有各类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54位。”蔺涛对古城的非遗如数家珍,“绛州古城的打造对新绛非遗文化发展是一次重要契机,也能让澄泥砚在更浓厚的氛围里发展。我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绛州澄泥砚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做好绛州澄泥砚、传承好非遗文化、讲好山西故事,责无旁贷。”

▲制作首批龙年系列绛州澄泥砚

选泥、炼泥、设计、制坯、雕刻、焙烧……60多道工序,对蔺涛来说早已习以为常。“做好澄泥砚只是第一步,如何将澄泥砚作为大家了解绛州古城、了解山西文化的纽带,我一直在思索。”于是,一年来,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黄河非遗大展……在众多重量级的展会中,都能看到蔺涛忙碌的身影:向观众展示澄泥砚制作技艺、介绍新绛的风土人情、讲述山西的人文历史……“在展会上,我把我当做是山西文化的讲解员,我愿以砚为媒,将绛州古城推广出去,将山西文化发扬光大。”蔺涛说。

2023年5月,随着澄泥砚作品《娄烦县汾河水库》出窑,创作历时10年之久的“一县一砚”作品完美收官。在这10年中,117个县(市、区)的地标性建筑呈现在一方方砚台之上。在砚台的方寸之间,浓缩的是魅力山西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几名小游客在非遗旅游街区中国澄泥砚文化园开心拍照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山西,走进新绛。蔺涛负责的绛州澄泥砚文化产业园,可谓“人气爆棚”,研学交流的游客慕名而来,还有来自七八个国家的国际友人前来体验山西非遗。“园区定位是‘新绛会客厅’,在这里汇集新绛文脉,传承新绛文化。除澄泥砚外,这里还汇集了面塑、云雕、木版年画等多种非遗产品,游客可以一站式了解新绛县的传统非遗文化。这是一个集交流、展示、技艺体验、旅游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主题园区。”蔺涛说。

绛州澄泥砚的推广和文化产业园的火爆,也为绛州古城非遗保护提供了“借鉴”。“非遗研学、研学基地的打造对古城活化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基础设施建设等环节给予更多政策和资金倾斜。”蔺涛建议,“新绛古城虽然只占地2.25平方公里,但有各级各类文保单位共645处,希望能在古城建设和文物保护利用上得到更多支持。”

山西日报记者张琦报道

摄影:苏航 高新生

(责编:张星秀)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