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推进晋中市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任务,高标准完成焦化企业超低排放改造评估监测工作,晋中市生态环境局聘请省内焦化行业专家对晋中市焦化企业进行了专题培训,大气科相关人员,太谷、平遥、介休、灵石、左权分局大气负责人及焦化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环保负责人参加了培训。 专家主要针对晋中市焦化行业的现状和特点、焦化超低排放的总体思路、超低指标的要求和评定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并对晋中市焦化企业和国家、省相关超低排放文件要求的差距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超低排放改造的建议。
8月13日,晋城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谋划推进会,对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的谋划申报、项目建设、分配支付等情况进行认真盘点,分析问题,明确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会议指出,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有力支撑,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保障。
机器轰鸣,焊花飞溅。近日,暑热炎炎,走进中铁城建一公司太原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扩容升级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建设者们坚守岗位,正在进行装饰装修及机电设备安装,全力冲刺今年10月底竣工验收施工目标。
机声隆隆,工厂车间产能全开;塔吊林立,重点项目火热推进。连日来,河津市处处呈现出只争朝夕的速度与激情。
本报讯(记者任永亮)8月20日,由朔州市政府、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桑干河·第十一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大会在朔州市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世烺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报告。
山西安泰120万吨H型钢生产线。 在介休经济技术开发区山西安泰控股集团(简称安泰集团)H型钢生产车间,智能制造、清洁高效的生产场景,让“绿色”“低碳”“智能”等一个个关键词频现。
“从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到开工建设仅用时21个工作日,比法定工作日提前了86天。这次来侯马来对了。
本报讯(记者闫杰)右玉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围绕打造“避暑胜地、康养福地”目标,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构筑文旅融合多元路径,激发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力。 一是立体多彩的生态观光体系。
本报讯 8月17日,“助力攻坚 就创青春”2024年太原市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专场招聘会在山西太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办。活动有效促进招工求职快速精准匹配,助企揽才的同时助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本报太原8月20日讯(实习记者 宋烨)8月20日,太原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人保财险太原分公司在吾悦广场开展“惠商保”项目个体工商户风险减量宣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提高个体工商户对“惠商保”的知晓率,确保辖区个体工商户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应保尽保,进一步提升个体工商户抵御风险能力。
阳城县町店镇红薯种植科技产业园直播基地里,技术员正在进行红薯苗脱毒速繁直播。 图为“高山小米可视化溯源基地”里的太阳能农业小型气象站。
南北坡村村民正在自家地里采摘连翘果。宋榜娟摄 南梁镇万亩连翘园区。
本报讯 近年来,晋城市以推动铸造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链长制”“专业镇”为抓手,以规模化、集群化、绿色化、智能化、特色化、高端化为发展方向,引导行业规范发展,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全面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构建具有晋城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力打造产业升级新载体、经济增长新动能、创新引领新引擎,成功入选“全国铸造行业高质量发展试点市”名单。今年上半年,全市铸造业产值完成29.7亿元,铸管产量达41.8万吨,铸件产量达18.4万吨。
本报运城8月19日讯(记者 杨永生)8月17日,在运城参加百名青年博士河东行暨“运城人才周”活动的100余名专家教授、青年博士,分领域深入该市十大重点产业链企业调研座谈,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共谋合作未来。 此次调研活动围绕该市精品钢产业链、碳基新材料产业链、铝精深加工产业链、镁精深加工产业链、铜精深加工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链、特色制造产业链、特色新材料产业链十大重点产业链展开。
本报太原8月19日讯(记者 王媛)8月19日,太原市与全省同步举行开发区2024年第三次“三个一批”活动。 当前,太原全市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锚定“六地”发展定位,进一步发挥开发区主阵地作用,深入开展入企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重大项目、重点工程落实落地,努力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
作为一家专业生产传统矿用设备的科技型制造企业,山西启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能公司”)始终将技术研发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之本。公司2012年即组建专家团队,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掌握关键技术,推出一系列拳头产品。
本报朔州8月18日讯(记者 刘成根)立秋过后,怀仁市惠民夜市上,24岁的武女士在“就业政策宣传摊位”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一边逛夜市还能一边找工作,正是我们年轻人喜欢的。
本报讯 8月12日,芮城花椒电商助农季暨芮城农特产品推介活动在芮城县风陵渡开发区启动,进一步宣传推介“芮城花椒”品牌,加快花椒电商直播小镇建设,带动椒农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芮城地处晋秦豫三省交界,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花椒种植,栽植历史可追溯至1400年前的隋唐时期。
本报讯(记者郑娜)“在市场买菜,最怕的就是商家缺斤少两,但随身携带秤或砝码太过麻烦。现在手机变成一个知道准确重量的‘砝码’,真是又放心又方便。
本报大同8月17日讯(记者翁剑)近日,记者从大同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上半年,该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36.8亿元,实现了6%的同比增长,这一增速在全省范围内独占鳌头。同时,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也表现强劲,总额达到39.56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48.9%,同样位居全省增速之首。
12月20日,山西省平遥减速器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工人正加紧生产“新机型”订单产品。
12月19日, “兴县杂粮”区域公用品牌发布暨消费助农对接会在太原举行。美特好、永辉超市、贡天下等7家大型商超与本地龙头企业签订供应链合作协议,总签约金额逾2亿元。
本报讯12月18日, ,由上海合作组织元首峰会协办单位——“一带一路”丝路文化之旅组委会授权,山西罗兰多水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承制的系列玻璃器皿产品成功入选“一带一路十周年·国礼品牌”。
本报讯孝义经济开发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发力、产学研用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多举措调动和激发区内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
本报讯 近年来,定襄县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双镇联动建设,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意识,通过“三招”引导各类人才集聚,实现人才引进与地方发展互惠双赢。 主动“招”。
本报讯 (记者 张彩峰) 12月15日,我市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面对面”座谈会在市民营企业服务中心举行,30位民营企业代表与18位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惠企政策落实进行交流探讨,携手为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贡献力量。 “希望拓宽融资渠道……”“希望加大各类助企、惠企政策宣传力度,提振小微企业的发展积极性。
12月17日,运城市2023年冬季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暨退伍军人专场招聘会拉开帷幕, 62家用人单位提供900余个就业岗位,涵盖餐饮、服务、机械等领域。
12月18日,阳城县禹珈豪丝业股份有限公司整理车间,工人正在编丝作业。
近年来,吕梁市大力推进农业“特”“优”战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聚焦生猪、肉牛、食用菌、小杂粮、马铃薯、红枣(枣芽茶)、核桃、沙棘等8个特色农业重点产业链,精心描绘出农业农村现代化蓝图。
12月9日,在万荣县向阳牧业有限公司肉牛饲养场,一位饲养员正忙着喂牛。
今年是乡村建设行动纵深推进之年,我省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统领,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这个目标,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
本报讯日前,山西省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中试基地垣曲县示范基地在垣曲县高级职业中学揭牌。建立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实施环境监测、开展技术攻关、推进梯级开发利用,能够加快实现将地热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经济优势、环境优势和生态优势。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确定2023 年新一批及通过复核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的通知》,经企业测评、地方评审、推荐上报、审核确认等程序,我区山西同达药业有限公司、大同市新荣霞贸易有限公司、山西双雁药业有限公司、山西晋投玄武岩开发有限公司、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6家企业获评“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是国家给予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最高荣誉和评价。
山西日报新媒体记者郭鹏 通讯员高崇德报道 12月14日,记者从吕梁市兴县人社局获悉,为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扎实做好就业帮扶工作,畅通求职招聘渠道,促进人岗精准匹配,推动更多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日,“暖冬送岗 职引未来”2023年吕梁市县巡回招聘活动兴县冬季专场招聘会在兴县零工市场成功举办。
12月10日,临汾市尧都区吴村镇吴南村晋生源种植专业合作社,27个大棚蕃茄喜迎丰收,菜农忙着采摘、转运、分拣装箱、装车、市场批发,幸福的笑容挂在每个人脸上。由于大棚蕃茄实施科学种植与管理,一年可轮回三茬种植,既丰富了一年四季群众菜篮子正常供应,又保证了就业菜农冬闲变冬忙,增收不断档。
本报讯12月5日,偏关县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中国糜子之乡”称号。据悉,今年偏关县糜子播种面积达到8.3万亩,总产量达2100万公斤,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16.7%以上。
明年天气回暖时,我们开始投放鱼苗,采用‘良种+良法+良养’模式,实施智慧养鱼、高效养鱼、生态养鱼,开启现代渔业发展。
12月上旬,应县大临河乡北丰疃村肉鸡养殖场内一派繁忙景象,第二批鸡苗刚刚被放入鸡舍,经过一定时间的科学养殖,就可以出栏,销往市场。据介绍,全乡23个行政村联合组建成立了应县绿富设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由公司承接上级财政推进乡村振兴资金1290万元建设肉鸡养殖场,所得收益归23个行政村集体所有并分配。
本报讯为进一步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引领, 12月5日至8日,太原市委组织部在太行干部学院举办2023年太原市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暨休假疗养班。在座谈交流活动中,大家围绕人才政策升级、柔性引才机制创新、人才分类评价改革等展开热烈讨论,纷纷表示要勇挑时代重担,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扎根太原,服务家乡。
本报讯12月7日至10日,第十三届全国优质农产品展销周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其间还参加了“晋遇良缘京诚合作”山西特优农产品北京推介会。
一场悄无声息的冬雪让山川乡野寂静了下来,但走进昔阳县东冶头村却是另一番天地。一栋栋新修建的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整齐划一地排列在地头,大棚里,融融暖意伴随着泥土的芬芳迎面扑来,放眼望去,西红柿、黄瓜挂满枝头,长势良好,到处是一派青翠碧绿、果实累累的喜人景象。
秋收过后,沁水的田野里就铺满了玉米秸秆。据沁水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山西的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沁水将丰富的秸秆资源转化为畜牧产业发展优势,推行“秸秆养牛”模式,让“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
12月12日,山西昱泰玻璃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
本报讯近日,从在海口举行的2023(第四届)数字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大会传来喜讯,高平市荣获“数字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示范市”称号,标志着高平市数字化发展又迈上了新台阶。
12月8日,左云县三屯乡黄家村接到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旅游景点的订单,要求加工以向日葵系列为主的编织花卉、布艺茶杯垫,共15类260余件。帮助留守妇女、低收入妇女增收,使越来越多的女性实现自身价值。
该园区依托大龙网集团丰富的海外渠道资源和十余年的跨境电商运营经验,通过“海外渠道+互联网+外贸+跨境大数据+金融+品牌”的运营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双重整合,帮助忻州特色产品打出品牌、跨境出海,打造忻州市外向型经济的新高地。
12月12日,阳城县董封乡董封村香菇种植基地的农民正在采摘香菇。
当群众有诉求拨打大同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后,后台在二三分钟后就会建立处办工单,相关处办单位会在第一时间联系到诉求群众,进行处办。
优化窗口服务质量,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组建4支代办专班,设置代办清单增项,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经济指标和项目建设进度,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12月12日,在山西康顺达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在分拣、整理果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