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城一角。本报记者翁剑摄 近年来,大同市平城区紧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战略指引,以“全域旅游、全季体验、全龄服务”为抓手,通过深化文旅融合、创新业态布局、提升服务品质,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走出资源型城市转型特色路径;通过打造“数字文创产业园”“非遗研学基地”等创新项目,将文化...
3月20日,位于长治经开区的成功集团生产车间内,工人在流水线上开足马力赶制出口订单,满足市场需求。今年以来,长治市大力实施“产业强区”战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优服务增效率,用好用活助企惠企政策,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优质环境。
本报讯(记者晋帅妮)总投资4.39亿元,建筑垃圾总处理规模达80万吨/年,配套建设3条垃圾处理线、4条生产线……阳泉市环保产业矩阵再添新军,山西建投安装集团固废处置业务又迈新步。3月18日,阳泉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内,建筑垃圾资源利用一体化生态项目开工。
本报讯 3月19日,记者从晋中市水利局获悉,今年晋中市重点谋划72个水利项目,其中新建项目50个,续建项目22个,总投资63.05亿元。 据了解,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晋中市水利部门紧盯金融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机遇,多方位争取资金,现已下达省级以上水利资金1.56亿元,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
本报讯 3月20日消息,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关于加快我省数字贸易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始实施。其中提出,支持太原申建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本报讯 3月20日,娄烦县娄烦村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项目现场机具轰鸣,工人们紧张有序地投入到工作中。 据了解,2025年,围绕“特优、绿色、融合”,娄烦县各乡镇、各部门紧锣密鼓谋划项目储备、项目建设,共谋划实施重大项目157个,总投资394.63亿元。
本报讯(记者范珉菲)3月19日,记者从太原市“权威部门话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太原市将聚焦“全方位扩大内需”,积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紧扣“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增长空间、畅通内外循环,以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更多更好惠民助企。 2024年,太原市抢抓国家“两新”政策机遇,发挥省会引...
3月17日,位于运城市临猗县科技创新产业园内的山西星辰云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加紧生产、检测智能化扫地机器人,赶订单供应市场。该公司年产智能车8万台、智能传感器50万套等系列科技产品,具有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技术优势。
本报讯 3月18日,记者了解到,阳泉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在平定县融智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揭牌启用,这是阳泉市市场监管局建成启用的第69个线下“一站式”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站点,将重点服务平定县绿钙产业专业镇,为相关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质量服务。 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是面向企...
3月17日拍摄的中国宝武太钢集团不锈冷轧厂不锈钢生产车间一角。太钢通过构建五维创新体系,已形成宽幅精密带钢、核电用钢、造币钢等多个品种,其中铁路客车用钢、电站用钢、车轴钢等14个品种持续领跑国内市场。
本报讯(记者杜鹃)3月18日上午,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大同—怀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工动员大会在天津、山西、河北三地同步举行。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桂平,河北省副省长董兆伟,山西省副省长汤志平,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出席并讲话。
3月17日,大同市快康宝食品有限公司包装车间里,工作人员在赶订单。该公司采用“公司连基地、基地带农户”模式,就地取材、就近用料,已经初步形成“本地+外埠”“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
本报讯 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赋予山西省的重大任务,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太原市作为山西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怎样从产业体系、项目建设、改革试点等方面协同发力,有效推动本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太原市政府新闻办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太原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回答相...
3月16日,在长治市高新区,山西宏达聚益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加紧生产。该企业专注于高端专用装备制造,创新活力持续增强,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本报讯 3月15日,记者从兰花集团玉溪煤矿获悉,该矿井下矸石智能分选和不可利用矸石返井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晋城市首个煤矸石固废综合处置项目正式建成投运。 在玉溪煤矿地下600米深的巷道中,一台高10余米的设备连接在煤矿主皮带上。
京东集团华北(大同灵丘)智能算力数据中心基地。云州区杜庄乡熊猫电站。
本报讯 3月17日,中共太原市委组织部、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公告,太原市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博士研究生47名,报名时间为3月17日至5月31日。 根据公告,本次招聘对象为符合招聘条件的博士研究生。
本报讯(记者沈佳)科睿唯安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简称ESI)3月13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太原科技大学化学学科首次跻身ESI全球前1%,这是该校继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后,又一个进入世界高水平行列的学科,实现了学校相关学科发展新的突破。 据统计,全球共有2103所科研...
忻州市市场监管局惠企直通车工作站挂牌成立。忻州市检察院定襄法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揭牌。
怀仁陶瓷企业贴花车间工人正在贴花。省级陶瓷艺术大师李青林正在彩绘。
本报讯 2月7日记者从紫林醋业获悉,紫林山西陈醋连续6年全国销量第一。 销量是品牌实力最好的“试金石”。
2月6日,走进忻州市定襄县山西鑫万吨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万吨公司”)生产车间,设备隆隆作响。头戴蓝色安全帽、身着厚实工装的工人们专注于手头工作,或站在整齐堆放的物料旁手持工具仔细检查,或操作设备吊运物料并记录数据。
2月4日,工人们正在位于屯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西德铭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里赶制订单产品。新春伊始,屯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都在抢抓有利时机,提升研发生产能力。
2024年,对于山西纳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定是不凡的一年。这一年,其自主研发的国家一类创新药、抗体偶联药物(ADC)T320接连取得阶段性成果。
2月5日上午,户外温度已低至-15℃。在中煤平朔集团安家岭露天矿的生产现场,来往车辆穿梭其间,其中绿色的重型矿用卡车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由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与湘电集团合作研发的全球首台200吨级纯电矿用自卸车——湘电XEG220E。
温泉民宿积极提档升级,为游客提供舒适贴心的住宿体验。薛志浩摄彩绘景观墙将奇村镇的温泉实景、摔跤文化、秀美山水一一铺展开来。
午后,冬日温暖的阳光洒满沁水县嘉峰镇殷庄村,和而不同的建筑、清新自然的绿化带都泛着柔光。春节前夕,刚走进村口的门楼,外出工作的李浩就惊喜地举起手机:“一年多没回来,殷庄变得让我不认得了!太美了,我都想回来创业了。
本报讯(记者康石林 丁园)2月5日,太原市举行“深入开展入企服务、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地”活动,实地调研重点项目,并召开工作部署会。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韦韬出席并讲话。
一个个重点项目扎实推进,一项项智能化成果破壳而出。中煤东坡公司全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本报讯 1月26日,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同忻矿智能化调度中心大屏幕上可以看到,智能视频AI预警系统正在利用智能视频分析、远程视频诊断等技术,对井下进行24小时、360度全覆盖监测。 “目前,我们已在井下作业的关键地点、重要场所接入监控设备130余处,部署采煤机运行人员闯入、液压支架移动人员闯入等算...
国家电网山西电力(大同灵丘)太行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和青年突击队深入灵丘县下关光伏扶贫电站,检查维护发电设备。陈少华摄大同合荣储能电站。
大棚内,成熟的香蕉挂满枝头,填补了北方无自产南方水果的空白。 隆冬时节,忻州市忻府区乡道旁,白色棚膜覆盖着的连片大棚,在暖阳下泛起点点银光。
2024年“经济答卷”发布了。2月5日,太原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太原调查队联合发布的2024年太原市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24年,我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夯基筑台、蓄势赋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实现增长。
山西晚报讯 近日,满载15吨临猗苹果的冷链运输车从临猗县北辛乡卓逸村万华果业基地出发前往青岛港,通过海运至澳大利亚。这是该县发展跨境电商业务以来,今年首单以“9710”模式出口的苹果,标志着该县苹果正式迈入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的新时代。
本报讯 近年来,交城经济开发区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招商引资和新项目布局过程中,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产业聚集、提升绿色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精准发力,进一步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 在优化能源系统方面,推动屋顶光伏发电项目,自发自...
本报讯 近日,山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公告,怀仁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经过严格评估复核,成功获评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级)化工园区。 D级化工园区是指较低安全风险化工园区,是对化工园区整体安全水平的最高综合评价。
本报讯 振东制药SAP系统上线试运行;山西日盛达2×1000T/D光伏玻璃生产线及配套深加工项目A线点火并进入试运行阶段;雅瑞地毯年产100万平方米方块地毯生产线项目首批产品已下线;预制菜综合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可年产15万吨预制菜……2024年,上党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新质生产力及“两重”“两新”战...
本报讯 2024年,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主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项目审批运行机制新模式,全方位、多角度支持企业发展,高效服务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 靶向发力,促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本报讯 吕梁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全省开发区“三化三制”和“管运分离”改革要求,探索推行“管委会+园区+公司”的“园中园”管运分离3.0模式,聚焦数字经济产业、氢能产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行“小管委会”管理。
唐代杜甫曰:“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元代张可久咏叹:“明月黄昏后,独醉一樽桑落酒。
智能小车正在搬运物料。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
本报讯 日前,从长治市屯留区传来消息,连日来,该区10项重点工程集中开工,掀起全区重大项目建设热潮。 据了解,集中开工的10个项目总投资21.11亿元,包括桓鼎固废产业园、远景能源风电等新兴产业项目,绛河幸福河湖、南岗灌区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华舰特色体育小镇为代表的三产服务业项目。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耀在晋东大地时,盂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烟循环经济产业园内,山西东大土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早已忙碌了起来。 随着机器的轰鸣,土壤调理剂自动化生产线高效地将原料打碎、研磨、制粒,最终检验、打包,一包包土壤调理剂被整齐地摆放好。
本报讯 近日,晋能清洁能源科技公司130MW京武新能源武乡项目顺利交付。 此次京武新能源开发的单体230MW风光一体化项目,包括光伏130MW、风电100MW。
阳泉市举办人才工作者专题培训班,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业务能力。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开展人才引进校园宣介活动。
博士工作室飞速“成长”、各类培训颇具特色、青年人才免费体检……一项项人才政策、一次次精彩授课、一场场关爱活动,中阳县在人才“引育用留”上下真功、使真劲、出真招、用真情,激荡起高质量发展的无限活力。 在精准“引”上下功 实现城市和人才“双向奔赴” 来自长治的刘帅,是2024年通过吕梁市公立医院校园...
吉利晋中基地第四代帝豪醇氢电轿车生产线。本报记者郝光明摄吉利晋中基地第四代帝豪醇氢电轿车生产线。
长治市宏瑞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加紧赶制订单产品。本报记者冯毅松摄 2024年,长治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能源革命纵深推进,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民生保障扎实有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1月3日,晋城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该市2025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提出今年经济工作重点要抓好“十件大事”。 一是以更大力度推动产业转型,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坚持以光机电牵引转型、以能源支撑转型、以数字赋能转型、以消费促进转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
本报吕梁1月24日讯(记者李全明)1月23日,吕梁市举办“晋创谷·吕梁”揭牌仪式,标志着吕梁市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晋创谷·吕梁”作为吕梁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秉持“创新引领、聚链成群、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的总思路,全力打造一流的科技创新、成果育成和产业创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