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育种种子在晋中国家农高区开启新一轮播种
航天育种种子在晋中国家农高区开启新一轮播种
本报讯 6月3日,记者从晋中国家农高区获悉,日前运抵该区的一批航天育种种子已在有机旱作示范园开启新一轮播种。这批在海南南繁基地完成加代扩繁与筛选的种子,由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董琦团队全程指导种植。
这批种子是2023年搭乘航天飞行器完成空间诱变的8大类9个品系中的高粱、豆类、旱稻、谷子4类大田作物种子。它们在太空环境中经受宇宙射线、微重力等作用诱导基因变异,返回地面后经实验室鉴定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于2024年在晋中国家农高区完成初代扩繁。同年10月底,种子转至海南南繁基地进行加代繁殖,利用南方热带气候加速育种进程。
董琦介绍,传统杂交育种通常需要7至8个世代,而“海南加代+晋中抗性筛选”的南北接力育种模式,结合航天诱变技术,可将育种周期缩短至3至5年。此次播种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后期将结合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智慧农业管理措施。预计到2027年,可培育出适应山西气候、抗逆性强且高产稳产的旱作品种。
测试数据显示,这批航天育种种子在有效分蘖数、成穗数、千粒重及抗旱、抗病等指标上表现优于亲本。新品种(品系)未来有望在山西及北方旱作农业区推广,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张谦 冯静宁)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