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大省山西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3>>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山西动态

时 间
2023
07/14
09:52
分 享
评 论

中新网山西新闻7月13日电 (记者 胡健)近日,山西省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经过20多年探源工程的探索研究,一系列考古发现区域性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前四期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山西省围绕襄汾陶寺、绛县周家庄、临汾下靳、芮城清凉寺、环盐湖等区域开展系统考古发掘、调查和综合研究。

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白雪冰表示,经过20年来探源工程的探索和研究,山西发现多个对深化中国历史文明研究作用突出的遗址。

夏县师村遗址发现目前中国最早的一批石雕蚕蛹,证实山西是中国缫丝养蚕技术的主要发源地。环盐湖地区的系统调查,进一步表明发现于晋南、距今5000多年前的西阴遗址及以之命名的西阴文化,已迈出社会复杂化的脚步,出现区域性向心社会。

临汾下靳和芮城清凉寺史前大型墓地呈现的社会分层现象,证实距今4300年前后中原地区已经出现多个高度复杂的社会实体,晋南逐步成为“最早中国”的核心实践地。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最重要的都邑聚落之一,40余年来的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不仅从考古学上确立了陶寺文化及年代框架,还出土了中国最早的书写文字,确认了世界最早的观象台,出现了文明社会的所有要素,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原创性贡献。

兴县碧村遗址首次完整呈现了北方石城核心区域的聚落结构,发现了中国史前时期布局最为规整、结构最为严密的高等级双城城门,为揭示黄土高原4000年前后的政治格局和国家规模提供了典型案例。

白雪冰表示,文明探源工程在山西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区域性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山西贡献。(完)

(责编:董春萍、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