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泽:用心做好“水文章” 精心答好“生态卷”
安泽:用心做好“水文章” 精心答好“生态卷”
临汾市安泽县位于太行山南麓,生态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等国家级“名片”,人称“三晋小江南”“临汾后花园”。千里沁河在这里穿城而过,赋予了这座山间小城温婉灵秀的气质。
春日的沁河两岸,芳草萋萋,偶见野鸭悠然凫水,时有水鸟灵动掠过。这幅和美的图景,镌刻进安泽山山披绿装、沟沟流清水的生态画卷,成为安泽县释放生态红利、夯实发展根基的生动注解。
精准施策做好“水文章”
沁河为安泽县境内主干河流,是黄河一级支流,也是山西省境内仅次于汾河的第二大河流。沁河发源于沁源县西北太岳山(霍山)南麓二郎神沟,自安泽县和川镇议亭村入境,纵贯全县109km,东西有23条支流汇入沁河。
近年来,安泽县持续加大对沁河流域生态的保护和修复力度,使沁河在安泽域内长期保持优良水体。2023年安泽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要“紧盯环境质量改善,实现绿色生态新提升;守护一湾清水,狠抓水污染防治。”
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安泽县沁河海东村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其中,2月Ⅰ类,1、3、8、9、10、11、12月Ⅱ类,4、5、6、7月Ⅲ类。2023年,1、2月份为Ⅰ类,3月份为Ⅲ类。
骄人的数据背后,是安泽县生态环境部门强力治污的持续攻坚。
为保证沁河优良的水体功能,安泽县对沁河水域开展常态化巡查,对水质分段采样监测,加大工业企业水防设施运行监管,确保水防设施正常运行,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同时,持续加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力度,做到“动态清零”。县城污水处理厂、永鑫焦化排污口均安装有在线监测设备,各项指标均达到相应标准要求。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及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持续开展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做好汛期水质管控,对全县重点涉水企业初期雨水收集、厂区雨污分流实施全面监管,严防超标水质借雨水外排;安排专人对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设置、汛期物资储备、调节池清空及溢流情况实施驻厂监管调度。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郭都村、苏村市定治理任务和8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问题整改。
安泽县还严格落实生态空间管控红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制度,不符合“强、新、绿、智、联、特”标准的项目坚决不留。
临汾市生态环境局安泽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从沁河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和河道内生态流量保障抓起,具体做好控制入河污染总量、控制废污水排放标准、使用煤化工零排放技术、防治地下水污染、控制用水总量、制定生态流量目标等举措,从水质和水量两方面做好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紧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进度,尽早起到污水治理作用。
同时,充分发挥“河长制”作用,开展清河运动。加快推进城区雨污合流制排水管网分流改造和修复,提高城市管网雨污分流率。扎实开展汛期水质保稳行动,严防生活污水非紧急状态溢流直排,精准管理企业雨水口、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管网溢流口,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监管力度,防止断面水质超标。
关口前移抓紧“水安全”
蔺河是沁河上游支流,也是当地重要水源地和川引水枢纽工程的入库河流。4月19日,安泽县蔺河水环境安全应急工程项目现场,正在紧张地进入项目收尾阶段。该项目位于安泽县唐城工业园区下游,是全省首个水环境安全应急工程项目。
上游有工业园区,沿线还有化工运输车辆,安泽县十分重视蔺河水环境的安全。出于长期战略考量,安泽县对唐城工业园区企业的污水处理设备全部提标要求,有效降低了水事件发生的风险。同时,斥资2000余万元启动了蔺河水环境安全应急工程建设,由临汾市生态环境局安泽分局为主体进行实施。
“工程上游1公里处有个水质监测站,可以实现数据实时传导。一旦发现水质超标,下方的应急工程会自动抬坝,阻拦事故水往下游汇入和川引水枢纽工程。同时,泵房设备会同步启动,将事故水导流到一侧经过防渗处理的库区暂存,最后再通过降污等措施进行安全处理。”安泽县环保局工作人员孙国强指着不远处的防渗库区告诉记者,该库区的储水量最大可达6万立方米,超过了蔺河有记录以来的水量峰值,能有效满足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处置需求。
科技赋能强化“水监管”
科技赋能,为安泽县的碧水保卫攻坚战提供了有效助力。据了解,安泽县全面发力智慧监管,充分挖掘现有生态环保领域的技术手段,着力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不断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进一步提升全县水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据悉,安泽县水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建设项目现已完成立项,待资金到位后就将开工建设。
同时,安泽县生态环境部门还通过开展环保设施线上开放活动,邀请公众一同“走”进安泽县污水处理厂等地,普及水污染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共同守护碧水蓝天。
4月20日晚,连绵春雨降临安泽。水情即是命令!21日一大早,安泽县副县长张浩带领安泽生态环境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迅速赶赴污水处理厂查看设施运行情况及水质数据,并对雨期水质监管进行部署要求。
严把水系安全,切实做好“水文章”,是安泽人久久为功、不懈书写的“生态答卷”。
如今的安泽,山清水秀,目光所及,皆是风景。生态优势转化的发展红利赋予了这里勃勃生机,也让这座山间小城在时代的春风里,散发出别样活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