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晋中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已印发《关于在晋中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市场准入科设置综合预审窗口的通知》,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形成综合预审窗口值班表,周一至周五均安排业务骨干值班。
7月7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现场指挥部传来好消息,综合交通中心配套(轨道交通土建预留)工程项目首段顶板日前顺利浇筑,标志着该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为后续推进主体结构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报讯机器轰鸣、焊花闪烁、工人忙碌,穿梭往来的施工车辆紧张有序……7月4日,位于阳高县的华联农业现代产业园区项目现场一派繁忙火热的施工场景。截至目前,已达成投资意向的项目有10个,已签订框架协议的项目有6个,形成了在谈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好局面。
7月7日, ,为全面落实落细海关总署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太原海关结合我省外贸实情,聚焦关键领域重点环节出台了32条优化营商环境措施,从提升跨境物流效率、促进农产品食品和能矿产品进出口、构建高水平开放平台等14个方面着手,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强化政策措施协同。
维纳斯黄金苹果、黄高粱、黑高粱、甜荞麦……夏日,位于平定县冠山镇河头村的山西农业大学阳泉富硒产业研究院内,富硒作物种植试验田里生机盎然。
据了解,国安建设有限公司是数字电子票的试点企业,在5月征期即将结束时,该企业财务人员发现在增值税发票勾选平台和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均无法进行发票勾选认证。一方面通过征纳互动运营中心远程辅导纳税人在“山西省电子税务局”发起延期申报的申请,解决纳税人无法按时申报缴税的难题,解决信用等级评定问题。
为了解决开发区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企业信心,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日前,我省出台了《开发区营商环境整改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落实,确保今年年底前取得实效。
相信未来我们会继续设计出数字乡村全链条系列产品、突破数字乡村核心技术,拓展数字乡村运营思路,积极参与并建设省级乃至国家级数字乡村标准规范,持续为数字乡村建设贡献企业力量。
依托产业基础优势,打造水泵行业首个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
除了长治市和平康复医院项目,还规划建设了大健康产业学院、研发助产、健康社区、适老公寓等特色项目,以“人才培育、健康服务、产教融合、创新示范”为目标,依靠得天独厚的地位优势,采用“医疗+”“健康+”“旅游+”“金融+”的产业发展模式。
从产土豆到产淀粉,再到产淀粉制品……扎根于南太行山间的古陵山食品有限公司,在近20年的发展中,不仅让小小的土豆“身价倍增”,更是打通了从种到销的流通链,真正将小土豆做成了大产业。
6月30日下午,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邀请30余家在晋企业的代表走进省政务服务大厅,参观涉企政策“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试运行)、7×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平台,全面展示我省在政务服务方面的新做法、新成效,并征求大家的意见建议。
专业镇展厅设有11个区域,分别为怀仁陶瓷专业镇、山阴奶牛专业镇、应县陶瓷专业镇、怀仁羔羊肉业专业镇、朔州经济开发区能源装备专业镇、山阴富硒小米专业镇、应县乳业专业镇、山阴钙基材料专业镇、右玉生态羊专业镇、朔城区酒类专业镇、平鲁红山荞麦专业镇展区。
6月28日,山西特色专业镇投资贸易博览会吕梁展厅里宾客云集。杏花村汾酒、孝义氢能、交城硝基复合肥、兴县铝镁新材料、岚县铸造、文水肉牛、交口食用菌、中阳木耳……一件件成果和展品全景式展示着吕梁专业镇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本报讯6月30日上午,以“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专业镇发展”为主题的首届山西特色专业镇投资贸易博览会专业镇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大同举行。
晋作古典家具技艺匠心古韵、传承千年,要以晋作古典家具为媒介,进一步传承中国古典文化艺术,大力发展晋作家具专业镇建设,规划晋作家具博物馆、晋作建筑体验馆、手工艺“大师工作室”等场馆,让更多人领略山西人智慧的精髓,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六月二十八日上午,首届山西特色专业镇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大同隆重开幕。部分国家驻华使节,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部分国家级行业组织负责人,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各市市长,我省特色专业镇所在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龙头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国内外客商等各界嘉宾约600人参加开幕式。
一侧是夺目的“阳泉”二字logo,另一侧绘制了阳泉风景,步入阳泉展厅,晋东风貌扑面而来。
迎着轻盈的纱幔,印在其中的王莽岭景色若隐若现、蔚为壮观,两个手工匠人正在向前来参观的游客展示铁壶制造的工艺魅力,而在其背后则设置了10个展台,展示着各类特色产品……走进首届山西(大同)特色专业镇投资贸易博览会的晋城展厅,展厅以“汇聚镇能量。
襄汾晋作古典家具、侯马中医药康养、霍州年馍、洪洞白色家电、乡宁紫砂陶+戎子酒庄+云丘山农旅、吉县苹果、汾西肉鸡……这些美誉满满的“名镇名品”,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此次博览会,临汾共设置了约500平方米的专业镇展厅,有特色轻工、精密铸件、农副产品(深加工)、特色中医药、非遗产品、特色工艺品6大类15...
开栏话打造特色专业镇是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是推进市场主体倍增的有效载体,是充分发挥我省特色优势、锻造发展长板的内在要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带动就业增收、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实施水源保护工程保障酿酒用水汾阳市工信局局长路进春杏花村汾酒酿造用水取自天然弱碱性水特性的杏花村地下深层岩溶矿泉水,才能保证口感和品质。
2006年,平遥牛肉集团有限公司的“冠云”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
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全县共有牛肉生产企业22户,牛肉生产加工小作坊24户,年加工能力3.2万余吨。全县上下积蓄发展后劲,全力把平遥牛肉和推光漆专业镇打造成全省标杆。
作为走出去的代县人,雁门山酒业董事长王继平说,返乡选择投资黄酒,我们即定位雁门山公司要在代州黄酒的发展中发挥三个作用:一是探索酿造高品质黄酒的技术,特别是用现代科技来改造传统的黄酒酿造方法,酿造出人人喜爱的好黄酒。本报记者王利强整理本版图片由代州黄酒专业镇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
代县县委书记张生明说,代州黄酒特色专业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他们将勇于领题、善于破题、聚焦主题、攻克难题,锤实北方黄酒特色专业镇新地标。
平顺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道地潞党参的正宗原产地,希望平顺要继续深度挖掘潞党参药用、食用、文化价值,不断探索升级潞党参产销模式,提升潞党参质量、产量,确保潞党参产业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
实施“中药材+”战略,推进中药材与旅游、休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振东芦芽特色康养小镇、龙镇潞党参特色文化小镇、平顺药茶文化体验园,打造旅游专业村30个, 2021年旅游收入达7.75亿元。整合全要素,打造全产业链,着力打造百亿级中药材产业,在太行山上唱响“北药”区域公共品牌。
针对上述情况,建议抓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监管体系建设,完善地理专用标志规范使用,指导企业及时申请地理专用标志。
本报讯2月13日,在怀仁尊屹陶瓷研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经过原料、成型、上水、素烧、施釉、烧制等工序,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瓷器顺利出窑。
改革开放以来,祁县玻璃器皿产业与全球经济同频共振,不仅将中国玻璃器皿生产出口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中国玻璃器皿之都、“一带一路”中小企业特色产业合作区等多个“国字号”招牌收入囊中,还以其优秀的产品品质。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演变、技术改造、整合提升,祁县玻璃器皿产业全面提档升级,人才和技术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承,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政策、地方政府层面给予祁县玻璃器皿产业大力扶持,企业自身加快开放、创新步伐,为祁县玻璃器皿行业赢得诸多荣誉。
拓宽发展视野打造系列品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庄小蔚祁县作为“中国玻璃器皿之都”,未来的发展将是一个更高水平的全球合作,要在推动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设计、先进玻璃制造等科技前沿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延伸产业链条加大人才培养祁县红海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健生祁县玻璃器皿产业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要走好“三步棋”:一是延伸服务,做好玻璃器皿的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
2月8日,年味尚未散去,祁县玻璃器皿企业已全面开工,技师专心吹制,机器高速运转,销售团队奔走各地,紧张有序地赶订单、忙生产已成为该县政府与企业人员的共识。
基于此,万荣提出:到2025年,实现外加剂企业突破百户、产值突破百亿,并形成2户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15户产值2亿元以上企业、50户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的“2155”专业镇梯队规模和1户上市企业的发展目标。
小铁锅熬出“第一桶金”“一根棍棍一口锅”这句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在万荣县耳熟能详,在整个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中也是人人张口即来。大家都说,如今享誉全国、成为万荣县工业支柱性产业的混凝土外加剂产业,当年是小铁锅“熬”出来的。
持续提供支持带动繁荣发展中国混凝土外加剂协会秘书长王玲山西是中国混凝土外加剂产业大省,万荣是最早开始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的地区,万荣人用汗水凝聚了实力,用服务铸就了辉煌。
开拓市场做大做强山西凯迪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锐礼此次万荣入选全省首批十大省级重点专业镇,极大地鼓舞了我们从业者的信心。坚定信心蹄疾步稳山西桑穆斯建材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荣县外加剂产业协会会长孙建荣万荣县外加剂产业起步早、发展快,到现在已进入创新、集群、高效发展的新阶段。
混凝土外加剂是指为改善和调节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质量而掺入混凝土中的添加物质。万荣县目前共有外加剂产品100多种,市场销售以聚羧酸减水剂和粉状速凝剂、无碱液体速凝剂为主,广泛应用于高铁、桥梁、隧道、水电等工程领域,是该县第一大支柱产业。
混凝土外加剂产业是万荣县的特色产业,从上世纪70年代起,历经40余年发展, 8万名万荣人遍布全国从事混凝土外加剂产业,产销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金万康公司积极进军石油开采、煤炭洗选领域,研发的石油覆膜支撑剂、浮选起泡剂等产品已完成中试,正在规划建设占地70亩的新型建材二期扩能项目。
太谷玛钢遍布全国的3000多家经销店,在将太谷玛钢产品带向全国的同时,又把各地的信息、市场和资源引入太谷,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从产品到资本的有效融通,进而实现与生产环节良性互动,带动太谷玛钢产业转型升级。
玛钢学名锻铸铁,其性能接近于钢,是铸造业的重要分支。产品涵盖玛钢管件、沟槽管件、电力金具、五金铸件、健身器材、井盖雨篦六大类产品1000余品规,其中,玛钢管件占全国市场2/3以上,电力金具占全国市场4/5,全国经销网点有3000余家,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有“世界玛钢在中国,中国玛钢在太...
支持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中国铸造协会总经济师马宏儒中国铸造协会2021年发布了《铸造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广大企业应聚焦国家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实施“专精特新”发展。
强化产品标准化建设卡耐夫集团(山西)管道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永军入选全省首批十大省级重点专业镇,为太谷玛钢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全力以赴推动太谷玛钢专业镇高质量发展,太谷区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到“十四五”末,打造年税收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5家,年税收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0家,精密智造装备产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定襄清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俊说,项目的引入补齐了特钢材料产业链条短板,缓解了我省铬合金紧缺现状,为特钢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进一步延伸定襄锻造产业链条,打造了新的经济增长极。
法兰产量占全国产量的30%,风力发电塔筒法兰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锻钢法兰年出口量占全国的70%……电力、水利、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定襄法兰和锻件产品几乎覆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国百佳产业集群”“中国·中西部产业集群50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赋予定襄非同凡响的品牌声誉。
实施产业提升工程中国锻压协会副理事长韩木林定襄县要紧抓国家“十四五”时期夯实工业强基的机遇,依据锻压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实施一系列产业提升工程,创建国家级技术、质量、检测等平台,大幅提升定襄锻造产业的制造、创新、服务能力。
架桥梁搭平台山西昊坤法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洪在法兰专业镇建设中,行业协会的作用不可替代。谋创新紧抱团山西天宝集团董事长胡大为法兰专业镇建设要突出政府主导,统筹引导政策、项目、资金、人才、土地等各类资源要素向法兰锻造产业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