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签约到开业只用了50天!这样的‘晋中速度’,让我们投资兴业的信心更足了!”5月7日,在山西乐尔乐硬折扣特价批发超市的卖场里,董事长刘云龙感慨道。这家今年新落户晋中的企业创下了当地商贸项目落地速度的新纪录,正是得益于晋中市创新推出的“晋心办·暖企驿站”服务机制。
“着力打造1个千亿级、8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这是今年长治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发展目标。
本报讯 盂县玉泉煤业完成智能化煤矿建设;郊区保安、平定丰泰、盂县坤宁煤业煤矿智能化改造有序推进;三峡能源盂县光伏项目、国能盂县上社镇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等新能源项目陆续实现全容量并网……2024年,阳泉市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95%,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30.61%。 阳泉市立足“以煤为基”的能源资源禀赋,统筹发展和安全,纵深推进能源革命,传统产业向“绿”向“新”势能强劲,新能源产业“多点开花”,储能项目有序建设,能源供给结构从“传统火电”向“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的电源结构转变,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全市绿色低碳发展步伐行稳致远。
春风有信,百花绽放。近期,“赏花游”成了旅行者出行的首选。
本报讯 “我们加强日常巡检力度,强化送出线路、集电线路及场区电气设备的维护,实现发电提质增量。”4月14日,在右玉县牛心堡乡欧家村的山头上,朔州煤电和煦新能源公司值长李栋龙告诉记者。
本报讯(记者沈佳)近日,记者从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获悉,由该院承担的山西省重大科技专项“循环流化床复合燃烧快速调峰关键技术”在冀建投寿阳热电有限责任公司350MW机组成功投入首台套工程应用,并创下全球最快循环流化床机组升负荷速率新纪录。 “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加速重构。
本报讯 吕梁氢能产业驶入国家级新赛道。日前,吕梁市正式获批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广东城市群,是我省唯一入选国家示范城市群的城市。
本报讯(记者杜鹃 通讯员王泽龙)日前,国际知名钢铁企业代表到访太重集团,对即将交付的干熄焦提升机项目进行联合检验。当设备以极高精度完成最后一组运行测试,外方代表竖起大拇指:“从设计到制造,每个细节都展现了顶尖水准,这台设备值得信赖,期待交货。
图为阳泉高新区青于蓝容释储能电站20万千瓦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张哲远摄 三峡能源盂县二期10万千瓦光伏复合发电项目光伏场区,叶片迎风转动,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输送到电网。
4月2日,晋中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大厅内气氛紧张而忙碌,技术人员的目光紧紧锁定在电脑屏幕上那一串串不断跳动的数据流。密集的键盘敲击声中,晋中云时代技术团队正为AI智能客服系统的上线做最后的冲刺。
暮春时节,生机盎然。4月初,太原北方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
本报讯(记者王秀娟)春耕备耕,种业先行。3月30日,在山西潞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门口,一辆辆运输车来往穿梭,一袋袋种子整装待发,它们将被送到全省各个农资销售点,再送到农民手中……该公司总经理武志兴介绍:“现在正是种子肥料的销售高峰,我们的种子加工已经接近尾声了,目前公司正在全力加工专用肥,确保市场稳定供应,帮农民配好农资、种好粮食。
汾河临汾段风光。王一霖摄 自2023年我省印发《“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方案》以来,投资逾千亿元的生态保护工程持续推进,285个子工程目前全部开工,完工率达61.1%。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山西始终以“能源重镇”的身份承载着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面对“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这座“煤炭巨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
本报讯(记者白雪峰)3月24日,阳泉高新区的山西云峰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施工人员告诉记者,作为推动全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山西云峰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目前已完成A1、A2、B1、C1、C2楼以及柴油发电机楼的基础设施部分,整体建设进展顺利。
本报讯(记者李强)累计投运服务器68.2万台,年用电量突破43亿千瓦时,营收完成46.7亿元,成功获批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算力之城”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市域典型案例、荣登全国30个年度市域改革案例榜单……从地下“乌金”到云端智算,从能源输出到数据赋能,曾以煤闻名全国的大同在如今的算力浪潮中,正以数字新引擎重塑产业基因,积极布局智能算力集群、建设绿色算力中心、夯实城市数字底座、打造数据产业服务基地;加速形成存储计算、设备制造、标准分析、融合应用、数据标注、安全服务、人才培养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抢抓数字新赛道,向着“算力之城”目标全“数”前进。 据了解,自2018年秦淮数据集团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在灵丘县落地以来,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京东集团华北(大同灵丘)智能算力数据中心基地、火山云太行算力中心等一批数据中心也先后落户大同。
北京与长治跨越千里的交流合作是历史赋予的一次机遇。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确定20对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
春回大地,生机勃发。走进中鼎物流园,一排排集装箱有序摆放,高耸的龙门吊将一个个集装箱吊放到火车上,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吉美鲜冻干果蔬产品销往全国30余省份;吉美宠物食品公司深耕冻干宠物食品,市场占有率位列全省前三;总投资11亿元的肉鸡全产业链项目正加快推进,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3亿元;核心区已建成6.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厂房,围绕“苹果全产业链”布局的吉美系列四大龙头企业已全部入驻…… 近年来,吉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因地制宜、开拓创新,通过品牌化提升企业价值、市场化激发园区活力、产业化增强链条实力,开发区建设跑出了“加速度”,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品牌化引领 铸就“山西吉美”金字招牌 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吉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起步之初就确立了“山西吉美”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形成资源集聚、产业提质的良性循环,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逐年提升,助力开发区内企业抱团发展、做大做强。
本报讯(记者邓伟强)3月20日,山西数据流量谷成员企业山西鹏景科技自研的智慧广告大模型已完成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这是我省首个完成模型备案的大模型。此次备案,既是对鹏景科技大模型在技术创新性、应用可靠性及安全合规性等多方面的权威认证,也标志着山西数据流量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取得重要进展。
本报讯 “从签约到开业只用了50天!这样的‘晋中速度’,让我们投资兴业的信心更足了!”5月7日,在山西乐尔乐硬折扣特价批发超市的卖场里,董事长刘云龙感慨道。这家今年新落户晋中的企业创下了当地商贸项目落地速度的新纪录,正是得益于晋中市创新推出的“晋心办·暖企驿站”服务机制。
“着力打造1个千亿级、8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这是今年长治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发展目标。
本报讯 盂县玉泉煤业完成智能化煤矿建设;郊区保安、平定丰泰、盂县坤宁煤业煤矿智能化改造有序推进;三峡能源盂县光伏项目、国能盂县上社镇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等新能源项目陆续实现全容量并网……2024年,阳泉市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95%,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30.61%。 阳泉市立足“以煤为基”的能源资源禀赋,统筹发展和安全,纵深推进能源革命,传统产业向“绿”向“新”势能强劲,新能源产业“多点开花”,储能项目有序建设,能源供给结构从“传统火电”向“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的电源结构转变,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全市绿色低碳发展步伐行稳致远。
春风有信,百花绽放。近期,“赏花游”成了旅行者出行的首选。
本报讯 “我们加强日常巡检力度,强化送出线路、集电线路及场区电气设备的维护,实现发电提质增量。”4月14日,在右玉县牛心堡乡欧家村的山头上,朔州煤电和煦新能源公司值长李栋龙告诉记者。
本报讯(记者沈佳)近日,记者从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获悉,由该院承担的山西省重大科技专项“循环流化床复合燃烧快速调峰关键技术”在冀建投寿阳热电有限责任公司350MW机组成功投入首台套工程应用,并创下全球最快循环流化床机组升负荷速率新纪录。 “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加速重构。
本报讯 吕梁氢能产业驶入国家级新赛道。日前,吕梁市正式获批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广东城市群,是我省唯一入选国家示范城市群的城市。
本报讯(记者杜鹃 通讯员王泽龙)日前,国际知名钢铁企业代表到访太重集团,对即将交付的干熄焦提升机项目进行联合检验。当设备以极高精度完成最后一组运行测试,外方代表竖起大拇指:“从设计到制造,每个细节都展现了顶尖水准,这台设备值得信赖,期待交货。
图为阳泉高新区青于蓝容释储能电站20万千瓦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张哲远摄 三峡能源盂县二期10万千瓦光伏复合发电项目光伏场区,叶片迎风转动,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输送到电网。
4月2日,晋中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大厅内气氛紧张而忙碌,技术人员的目光紧紧锁定在电脑屏幕上那一串串不断跳动的数据流。密集的键盘敲击声中,晋中云时代技术团队正为AI智能客服系统的上线做最后的冲刺。
暮春时节,生机盎然。4月初,太原北方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
本报讯(记者王秀娟)春耕备耕,种业先行。3月30日,在山西潞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门口,一辆辆运输车来往穿梭,一袋袋种子整装待发,它们将被送到全省各个农资销售点,再送到农民手中……该公司总经理武志兴介绍:“现在正是种子肥料的销售高峰,我们的种子加工已经接近尾声了,目前公司正在全力加工专用肥,确保市场稳定供应,帮农民配好农资、种好粮食。
汾河临汾段风光。王一霖摄 自2023年我省印发《“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方案》以来,投资逾千亿元的生态保护工程持续推进,285个子工程目前全部开工,完工率达61.1%。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山西始终以“能源重镇”的身份承载着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面对“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这座“煤炭巨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
本报讯(记者白雪峰)3月24日,阳泉高新区的山西云峰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施工人员告诉记者,作为推动全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山西云峰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目前已完成A1、A2、B1、C1、C2楼以及柴油发电机楼的基础设施部分,整体建设进展顺利。
本报讯(记者李强)累计投运服务器68.2万台,年用电量突破43亿千瓦时,营收完成46.7亿元,成功获批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算力之城”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市域典型案例、荣登全国30个年度市域改革案例榜单……从地下“乌金”到云端智算,从能源输出到数据赋能,曾以煤闻名全国的大同在如今的算力浪潮中,正以数字新引擎重塑产业基因,积极布局智能算力集群、建设绿色算力中心、夯实城市数字底座、打造数据产业服务基地;加速形成存储计算、设备制造、标准分析、融合应用、数据标注、安全服务、人才培养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抢抓数字新赛道,向着“算力之城”目标全“数”前进。 据了解,自2018年秦淮数据集团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在灵丘县落地以来,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京东集团华北(大同灵丘)智能算力数据中心基地、火山云太行算力中心等一批数据中心也先后落户大同。
北京与长治跨越千里的交流合作是历史赋予的一次机遇。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确定20对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
春回大地,生机勃发。走进中鼎物流园,一排排集装箱有序摆放,高耸的龙门吊将一个个集装箱吊放到火车上,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吉美鲜冻干果蔬产品销往全国30余省份;吉美宠物食品公司深耕冻干宠物食品,市场占有率位列全省前三;总投资11亿元的肉鸡全产业链项目正加快推进,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3亿元;核心区已建成6.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厂房,围绕“苹果全产业链”布局的吉美系列四大龙头企业已全部入驻…… 近年来,吉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因地制宜、开拓创新,通过品牌化提升企业价值、市场化激发园区活力、产业化增强链条实力,开发区建设跑出了“加速度”,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品牌化引领 铸就“山西吉美”金字招牌 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吉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起步之初就确立了“山西吉美”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形成资源集聚、产业提质的良性循环,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逐年提升,助力开发区内企业抱团发展、做大做强。
本报讯(记者邓伟强)3月20日,山西数据流量谷成员企业山西鹏景科技自研的智慧广告大模型已完成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这是我省首个完成模型备案的大模型。此次备案,既是对鹏景科技大模型在技术创新性、应用可靠性及安全合规性等多方面的权威认证,也标志着山西数据流量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取得重要进展。
本报讯(记者秦洋)村卫生室有了大学生村医,并且全部实现医保定点接通结算,“千名医师下基层”覆盖所有县级医院,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持续提档升级……去年以来,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织密兜牢,县级医院能力持续提升,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拓展新内涵,正在使越来越多的县域群众享受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 去年,毕业于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尉蓉,顺利通过公开招聘,踏入临汾市尧都区枕头乡拾亩村卫生室,开启工作之旅。
本报讯(记者邓伟强)3月20日,山西数据流量谷成员企业山西鹏景科技自研的智慧广告大模型已完成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这是我省首个完成模型备案的大模型。此次备案,既是对鹏景科技大模型在技术创新性、应用可靠性及安全合规性等多方面的权威认证,也标志着山西数据流量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取得重要进展。
春风轻拂,大地回暖。3月20日,在永济市尊村引黄灌区,随着闸门缓缓开启,黄河水奔涌而出,沿着渠道一路欢歌,直抵广袤的农田。
以工程机械作笔、沥青砂浆为墨、山峦大地为画卷,2025年,全省117个县(市、区)全部迈入“高速时代”,比原规划提前一年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 在三晋大地,一条条风光独好的锦绣大道铺展眼前。
本报讯(记者康少琼)宣讲党的政策、挖掘乡村历史脉络、摸排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服务乡村文化振兴……3月7日,吕梁市乡村振兴文化特派员梁大智又一次来到文水县北辛店村,围绕清末建筑“贺家大院”文旅开发与当地群众展开座谈。 北辛店村地处汾河滩深处,是一个拥有20多座遗存古院落的千年古村。
本报讯(记者沈佳)3月21日,随着“晋创谷·朔州”揭牌仪式举行,我省11个设区市已全部完成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布局,提前达成“设区市全覆盖”的目标。 作为一个传统资源型省份,我省长期以来面临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困境。
开栏语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我省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在政策扶持、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难题等方面持续发力,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推进实施建设项目1426个。省级重点工程开复工率排全省第一,完成率排全省第二; 年度计划投资80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857.4亿元,完成率106.4%; 计划产业投资410.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56亿元,完成率111%;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3%,排全省第二。
清晨,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轻柔地洒在河津市综合托育服务中心教室里。一个个婴幼儿如同欢快的“小鸟”,在这里开启一天的托育生活……一场围绕“托育服务”的改革,正在河津这座充满活力与温情的城市落地、生根、发芽、开花。
“这是我的‘新同事’,共事以来,靠谱得很。”3月13日,指着在绞车机头不停穿梭的瓦斯智能巡检机器人,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水峪煤业瓦检队职工雷生平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