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阳集团华钠芯能电芯制造中心,工人正在进行电芯化成作业。牛青麓摄 “我们在夯实传统煤炭产业的基础上,逐渐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转型……”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华阳集团碳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童明全的发言掷地有声。
汾阳新晋商酒庄全景。本报记者李全明摄 2025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既要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也要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基础。
位于晋中开发区的山西汾西华益实业有限公司矿用机械产品展厅。本报记者郝光明摄 “2024年是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一年。
黄河与汾河交汇处。魏永平摄 2024年,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下,我省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全省水利事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冬日暖阳下,美景无处不在。在汾河公园里,市民们三五成群,沐浴着阳光,散步聊天;而在公园东西两侧的自行车专用道上,骑行队伍沿着汾河一边骑行,一边欣赏着美景…… 抬头看到“天空蓝”,俯首可见“碧水清”,放眼满是“生态绿”。
2024年以来,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人民银行总行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全省金融保持平稳运行,支持实体经济取得明显成效。全省社会融资规模总量持续增长,金融机构贷款、存款均保持平稳增长,信贷结构继续优化,支持经济恢复和高质量转型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太原东湖醋园推出的特色“非遗”醋文化研学游备受市场青睐(资料图片)。 山西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本报太原12月6日讯(记者张剑雯)12月6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住建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宋刚表示,近年来,省住建厅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细化任务,压实责任,全力推进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逐步提高。
本报太原12月6日讯(记者张剑雯)记者今天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省水利厅持续增强水安全保障能力,有力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开创新局面。 治水兴水格局加速形成。
本报太原12月6日讯(记者张剑雯)12月6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文旅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任永福表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省文旅厅坚持系统化保护、活态化传承、品牌化发展,加快推动文旅产业升级,促进黄河文化繁荣,全面提升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水平。 近年来,省文...
本报太原12月6日讯(记者张剑雯)记者今天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发展改革委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努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省发展改革委...
本报太原12月6日讯(记者张剑雯)12月6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生态环境厅将锚定“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上新台阶”目标要求,聚焦黄河流域主战场,聚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聚焦推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本报太原12月6日讯(记者张剑雯)12月6日,省财政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陈新民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省财政厅锚定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目标,立足财政职能,三方面发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以制度建设筑牢流域保护屏障,形成了紧密对接国家政策、切实符合...
本报太原12月6日讯(记者张剑雯)12月6日,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级干部赵福义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省自然资源厅立足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能定位,坚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全面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各项重大任务。 稳步推进山水工程,构筑绿色屏障。
12月6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文旅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战略实施以来我省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数...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秋景如画。张辉摄 近年来,我省各地文旅部门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原则,倾力塑造“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康养山西、夏养山西”“旅游满意在山西”文旅品牌,在配套服务、业态重塑、产品升级上,精准施策,因势利导,增强旅游消费“文化味”和“烟火气”,形成了全区域、全要素、全时空...
隰县移动工作人员在小西天景区测试网络信号。本报记者王龙飞摄 国庆假期,无论是在隰县小西天的千佛庵内,还是在洪洞广胜寺的琉璃塔下,游客们悠然漫步于古迹之间,每一步都踏在厚重的历史尘埃上,无不被那沉淀的历史故事和独具匠心的建筑风格深深震撼。
在黎城县晋道房车露营地,各类露营设施与自然风光相得益彰。
日前,在以“发挥金融助力作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的现场会上,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吴伟强调,要深刻认识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金融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推动金融资源向乡村倾斜,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5月24日上午9时,一辆来自太原市区的红色旅游大巴停在阳曲县店子底村村口,从车上陆续走下来约50人。“酸枣粉,新鲜开胃的酸枣粉……”支前市场上,酸枣粉摊摊主在叫卖声中热情介绍,吸引了来来往往的游客, “尝尝我的酸枣粉,一定让您满意!
本栏责编:褚嘉琳
在华阳集团华钠芯能电芯制造中心,工人正在进行电芯化成作业。牛青麓摄 “我们在夯实传统煤炭产业的基础上,逐渐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转型……”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华阳集团碳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童明全的发言掷地有声。
汾阳新晋商酒庄全景。本报记者李全明摄 2025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既要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也要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基础。
位于晋中开发区的山西汾西华益实业有限公司矿用机械产品展厅。本报记者郝光明摄 “2024年是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一年。
黄河与汾河交汇处。魏永平摄 2024年,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下,我省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全省水利事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冬日暖阳下,美景无处不在。在汾河公园里,市民们三五成群,沐浴着阳光,散步聊天;而在公园东西两侧的自行车专用道上,骑行队伍沿着汾河一边骑行,一边欣赏着美景…… 抬头看到“天空蓝”,俯首可见“碧水清”,放眼满是“生态绿”。
2024年以来,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人民银行总行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全省金融保持平稳运行,支持实体经济取得明显成效。全省社会融资规模总量持续增长,金融机构贷款、存款均保持平稳增长,信贷结构继续优化,支持经济恢复和高质量转型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太原东湖醋园推出的特色“非遗”醋文化研学游备受市场青睐(资料图片)。 山西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本报太原12月6日讯(记者张剑雯)12月6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住建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宋刚表示,近年来,省住建厅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细化任务,压实责任,全力推进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逐步提高。
本报太原12月6日讯(记者张剑雯)记者今天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省水利厅持续增强水安全保障能力,有力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开创新局面。 治水兴水格局加速形成。
本报太原12月6日讯(记者张剑雯)12月6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文旅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任永福表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省文旅厅坚持系统化保护、活态化传承、品牌化发展,加快推动文旅产业升级,促进黄河文化繁荣,全面提升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水平。 近年来,省文...
本报太原12月6日讯(记者张剑雯)记者今天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发展改革委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努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省发展改革委...
本报太原12月6日讯(记者张剑雯)12月6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生态环境厅将锚定“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上新台阶”目标要求,聚焦黄河流域主战场,聚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聚焦推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本报太原12月6日讯(记者张剑雯)12月6日,省财政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陈新民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省财政厅锚定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目标,立足财政职能,三方面发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以制度建设筑牢流域保护屏障,形成了紧密对接国家政策、切实符合...
本报太原12月6日讯(记者张剑雯)12月6日,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级干部赵福义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省自然资源厅立足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能定位,坚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全面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各项重大任务。 稳步推进山水工程,构筑绿色屏障。
12月6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文旅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战略实施以来我省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数...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秋景如画。张辉摄 近年来,我省各地文旅部门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原则,倾力塑造“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康养山西、夏养山西”“旅游满意在山西”文旅品牌,在配套服务、业态重塑、产品升级上,精准施策,因势利导,增强旅游消费“文化味”和“烟火气”,形成了全区域、全要素、全时空...
隰县移动工作人员在小西天景区测试网络信号。本报记者王龙飞摄 国庆假期,无论是在隰县小西天的千佛庵内,还是在洪洞广胜寺的琉璃塔下,游客们悠然漫步于古迹之间,每一步都踏在厚重的历史尘埃上,无不被那沉淀的历史故事和独具匠心的建筑风格深深震撼。
在黎城县晋道房车露营地,各类露营设施与自然风光相得益彰。
日前,在以“发挥金融助力作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的现场会上,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吴伟强调,要深刻认识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金融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推动金融资源向乡村倾斜,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5月24日上午9时,一辆来自太原市区的红色旅游大巴停在阳曲县店子底村村口,从车上陆续走下来约50人。“酸枣粉,新鲜开胃的酸枣粉……”支前市场上,酸枣粉摊摊主在叫卖声中热情介绍,吸引了来来往往的游客, “尝尝我的酸枣粉,一定让您满意!
针对这一问题,晋中国家农高区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研发了“旱作玉米艺机一体化探墒播种抗旱保苗技术模式”,解决了轻度春旱下玉米缺苗断垄和中度春旱下玉米无法正常播种出苗的难题,促进了玉米根系下移,增强了后期抗倒伏能力,起到了稳产增产作用。
吕梁市狮子洼数字乡村示范村外景。实施意见指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把农村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蒲县税务局税务干部走进辖区内农资企业,了解企业农资准备情况,并宣传讲解相关税费优惠政策。
煤矿先进产能占比达81%、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45.83%、建成6个年产量10 亿立方米气田……近年来,我省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重大成果。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条例》第26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制造业新业态培育,促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支持面向制造业的研发设计、工业设计、信息数据、检验检测认证、人力资源、运营管理、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深化改革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枝繁叶茂”……2023年,该市深入开展“市场主体提升年”行动,全力聚焦市场主体所需所盼所想,制定用足助企纾困一揽子政策措施,把“晋心服务”贯穿市场主体发展全过程。
结果显示,全市农田土壤硒元素含量平均值为0.476微克/克,全市108万亩的耕地上,可利用的富硒耕地约63.85万亩,前景良好。
“阻断返贫,斩断穷根是关键”对村里独居老人、大病患者、残疾人等家庭日常随访,为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家庭谋划增收路子,对收入稳定且风险消除的家庭鼓励引导。
该村通过“公司+合作社”“公司+企业”“公司+科研院所”以及村干部领办等模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大棚,建成了11座总占地面积36亩的设施农业大棚、一个占地40亩的现代农业采摘园、182座移动大棚,不仅增强了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
本栏责编:褚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