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的急诊生涯中,他一直对生命充满敬意,在仙桃重症监护病房,看到一个个需要拯救的生命,这种感觉就愈发强烈
吴红卫:愿以己所学为他人解除痛苦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记者:李吉毅 制作:赵亮
2月27日,在微信朋友圈,偶然看到一条短视频:移动的镜头中,一个被防护服、隔离服、护目镜、皮手套、鞋套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高大魁梧男子,略微驼背但脚步沉稳从楼上步入楼下的重症监护区,听到同事“加油”的鼓励后,他坚定地挥舞起左拳……这段17秒的视频在抖音发出后,观看量超过5万次。
5月2日上午,也就在这段视频发出两个月后,在晋城市人民医院,山西晚报记者见到了视频中那位身材高大魁梧的“主人公”——该院急诊科医生吴红卫。
没与家人商量就报名参战
“我去仙桃,在医院报名前,就没和妻子商量。”话说出口,这个身高1.9米的“大块头儿”表情像个孩子,呵呵直乐。
祖籍阳城的吴红卫生于1981年。2004年,从长治医学院毕业后,到晋城市人民医院工作。2006年,他成为急诊科的一名医生。
2020年春节前,工作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所打破。1月26日、2月9日,晋城市人民医院分两批派出10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没过多久,闻听医院在组织第三批医疗队前往湖北,吴红卫立即向医院递交了参战申请。他的理由很充足:“我是重症专业,正好有用武之地。”2月16日,接到医院医务科通知,次日中午集结出发,前往湖北。
“坏了,我要求去湖北的事情,就没有和老婆商量。”提起当时的情形,吴红卫调皮地笑了。当晚,他下班回家告诉妻子出发的消息后,妻子尽管早有丈夫可能要支援湖北的预感,但没想到如此突然,对丈夫是好一顿责怪。“骂归骂,我出发的两箱行李,都是老婆连夜给收拾好的。”说到此,想起自己9岁的女儿,吴红卫还是憨憨地笑着。
吴红卫的父母亲年近七旬。得知儿子要去湖北,吴红卫母亲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支援湖北能理解,但也不能事先不打个招呼啊!”为开导老伴儿,吴红卫父亲找出老伴上中学时一张上面写着“中华儿女,志在四方”的毕业照:“现在国家需要他,咱不能拖后腿吧!”
2月17日10时,吴红卫的妻子从单位请了假,到欢送现场为丈夫壮行。面对前来送行的家人和同事,吴红卫的调皮劲儿又来了:“你们不用担心我,我是去武汉降妖除魔的!”
出现意外
2月17日21时30分,飞机从太原武宿机场起飞,一个半小时后抵达武汉天河机场。“到了仙桃,已经是次日凌晨1点多了。”
参加完当地简短的欢迎仪式后,医疗队入住仙桃驻地,睡前洗澡时,吴红卫在卫生间摔了一跤。“顿时感觉左肘部疼痛欲裂,局部肿起来了,活动时疼痛加剧,按了一下好像有骨擦感。”当时他就傻了:“这下完了,刚来就废掉了,糗大了,这是要打道回府?”
2月18日早晨,强忍疼痛一整晚,他发现左肘关节外侧更肿胀了,屈伸受限。心情糟糕到极点的吴红卫赶紧联系驻地人员,帮忙去当地医院进行X光检查。“排除骨折,担心总算解除了,可以在仙桃继续做事情了。”
当天下午,开始进行防护培训,内容是练习穿脱防护服:从防护服的穿脱的动作分解,护目镜、口罩佩戴、摘除时的呼吸方式,手套、鞋套的穿戴,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在一遍遍重复、一遍遍强调。
2月20日,吴红卫被分配到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重症监护病房。
仙桃重症病区,不胜不归
“每天进入病区前,穿防护服容易,脱下来难。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被感染。”吴红卫说。
为防止病毒感染,护目镜的带子需要勒紧。头一天下来,他的左耳根部就出现溃疡。“每天离开医院需要消毒洗澡,溃疡一直到我回到晋城才彻底好了。”吴红卫说,每天穿防护服需要30分钟,离开病区脱防护服需要40分钟。“担心上厕所,所以也很少喝水。可不喝水,出汗多,又容易造成虚脱。”
当时重症医护紧缺,吴红卫一旦进入病区至少要工作8个小时以上。“病区里飞沫接触多、感染风险很大,中心静脉置管、气管插管、调节呼吸机等平时很简单的操作都需要特别的小心,反复调试隔离面屏、调整护目镜、检查防护服才能操作。”更糟糕的是,穿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内外温差大,加之呼吸困难必须大口呼气,时间一长,整个护目镜内起雾,啥也看不清了,许多操作只能凭着经验摸着干。
让他没想到的是,身高也给自己的工作造成不便。“别人穿着合适的洗手衣,我勉强穿上正好露着肚皮,只好再穿件白大褂裹住肚子。”
客观条件的局限都是可以克服,而眼前医院病区的状况却让吴红卫一时难以适应。当时,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重症监护病区常规设置22张床位,收治26名重症患者,且90%以上患者需要呼吸支持。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吴红卫却还是被病区凝重气氛所压抑。病区大多数患者是老年病患,病情重、情绪低落、不配合治疗、求生欲望低就成为病区的主要特点。
经过几天的心理调整,他渐渐适应了病区的工作环境:“一定要向患者传递乐观积极的情绪,才能助力患者早日康复。”
吴红卫毫不隐晦,在进入病区的前几天,整个人都是崩溃的。吴红卫记得,进入病区头一天的早交班后,他与其他医生进入病房,刚戴好的护目镜就起雾了,以致无法看清路面,“我感觉行走之后呼吸困难,脑袋昏昏沉沉的,约半个小时后实在无法坚持了,应该是护目镜勒得太紧,连呼吸机屏幕都无法看清。走路是扶着墙,砰的一声脑袋磕到门上了,感觉鼻子酸酸的,好像流了鼻血的感觉。”11时,坚持着查完房,就在他慢慢脱防护服过程中,因为洗手衣不够大,弯腰时整个腰部暴露了。出去,立即清洗耳朵、鼻腔,洗手后,又用酒精将腰部擦了一遍,仍心有余悸。
仔细回想头一天的工作,吴红卫感觉,在病房连自己都无法顾及,何谈治病救人。当晚,通过与先来的首批同事交流,他知道了护目镜防雾处理知识。次日,对护目镜事先做了防雾处理后,他能看清楚呼吸机上的参数了,掌握了自己负责治疗的患者病情,开始真正进入做医生的角色。
吴红卫说,在多年的急诊生涯中,他一直对生命充满敬意,在仙桃重症监护病房,看到一个个需要拯救的生命,这种感觉就愈发强烈,“愿以己所学,为他人解除痛苦。我是一名急诊科的医生,在仙桃重症病区,不胜不归!”
留下医疗队旗作为礼物
在仙桃的36天中,吴红卫经手治疗了10位重症患者,8位患者经治疗康复出院。其中,一位87岁老人侯某的康复经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2月20日,到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病区上班的头一天,就接手了侯某的治疗。吴红卫感觉侯某情绪始终不佳,不愿配合治疗。原来,隔壁病床的两位患者先后离世,对侯某打击极大。自觉生还无望的侯某开始拒绝进食,不吃药,扎上液体,很快拔掉。吴红卫让侯某跟儿子通话,老人敷衍两句很快挂掉电话,不愿同家人多交流。经当地医生劝解后,患者情绪稍有好转。
没想到的是,2月28日,侯某出现意识不清,血压下降,氧饱和度下降,病情十分危急。吴红卫仍未放弃,经过一系列的抢救措施,侯某神志奇迹般地清醒过来。
随后的每天查房,与侯某交流成为吴红卫工作的一个环节。一天,侯某终于向他坦白了不愿意治疗的原因:新冠肺炎治疗太花钱。吴红卫告诉侯某:给你老人家治病,不需要交钱,国家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费用全部报销。自从那次谈话后,侯某恢复了治疗信心。经过精心的治疗,侯某脱离呼吸机,逐渐离开氧气瓶。3月15日,完全康复的侯某出院了。
听到患者的赞美之词,吴红卫特有成就感:“这位老爷子的康复增强了我对新冠肺炎治疗的信心,随后经我治疗的患者接二连三痊愈出院,我的成就感满满,收获满满……”
3月19日,吴红卫接到次日准备撤离仙桃的通知。直到当晚7时,他仍然舍不得离开,在病区到处看看,想用记忆将在这里的36天的日日夜夜带走。
3月20日,所有在仙桃的医务人员都集中到医疗队驻地,大家合影,互相拍照,所有的泪水、汗水都化为喜悦。
2月17日从晋城出发后,吴红卫随身携带着“晋城市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的红旗。他返回驻地房间,将那面红旗拿出来,用双臂撑开尽情展示。眼前一幕,让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于文虎、刘牧野感动不已,并从吴红卫手中接过红旗,表示这面红旗将留在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珍贵礼物永久保存。
3月23日清晨5时,吴红卫早早起床。6时,欢送仪式在医疗队驻地举行。看到当地市民满眼的泪水,吴红卫和同事们也禁不住流下了热泪。沿途到处都是自发的群众为医疗队送行。在武汉天河机场,登上了飞往太原的飞机,离开的刹那间,吴红卫默默祈祷:“祝福仙桃,祝福湖北,祝福全中国。”
山西晚报记者 李吉毅
记者手记
2020年初,本该在万家团圆的日子中迎来春天的华夏大地,却被一场气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打入寒潮。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人民上下同心,齐心协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美德,在短短的时间内使凶猛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吴红卫就是投身这场艰苦战役中千千万万医护人员中的普通一员。
吴红卫是这场战役中的英雄。经过他的精心治疗,仙桃市的8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陆续康复出院。而他也毫不避讳,初入病区开始对患者治疗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种种尴尬,以致影响到自己正常医疗水平的发挥。面对两位重症患者的先后离世,他在深深地自责中,表达了对生命充满的敬仰和尊重,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国人为取得这场战役胜利的艰难。
看到康复出院的患者与家人团聚时流淌的幸福泪水,和吴红卫一样,每个人内心都会产生对祖国发自肺腑的由衷感慨:正是由于国家耗费大量精力和物资的火速救助,病区的治疗得到充分的保障,国人全力以赴,医护人员努力救死扶伤,遏制疫情有了强有力根本保障。
在抗疫第一线36天的战斗中,吴红卫真正感受到,新冠肺炎患者应收尽收,所有的医疗物资、设备、药品供应充足,只要提出要求,物资供应短期都会得到保障。
正是因为有党中央坚决果断决策,为打赢这场战役提供了决定性因素,向人民交上了满意的答卷。“愿伟大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人民更加幸福安康。”吴红卫心中感慨。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