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岗位有保障 民生才托底
——两会之上看就业
稳就业身兼“六稳”与“六保”之首。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如何保障百姓的“饭碗”?如何让人们安其职、乐其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代表委员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稳就业”“保民生”高度关注。
一根普通的竹子,经过20多道工序就能变成精美的竹编艺术品。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向记者展示自己的竹编画“同心共筑中国梦”,作品的每处细节都蕴藏着竹子的纤柔。
“疫情中我们企业没有一个人失业,还在研发新产品,还在生产,大家都有活干。”杨昌芹说。这位“90后”“赤水竹编”非遗传承人是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农民,她开办的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里,大部分员工都是当地农村的贫困户和留守妇女。
杨昌芹介绍,企业有稳岗补贴资金纾困,有政府帮助对接市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我看到后,有信心打造产业链,让更多人端起非遗手艺的‘饭碗’。”她兴奋地说。
引导农民工安全有序转移就业,加强困难人员兜底保障,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国家已经出台的一项项硬举措,强化了稳就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已达去年外出务工总数的95.4%。
每天早上8点半,“90后”大学生孙延婷都会准时打开位于南京市溧水区凤麟府小区的菜鸟驿站,打扫、盘点,等待来送件的快递员和取件的居民。
1999年出生的孙延婷是南京溧水人,目前就读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孙延婷选择在家门口创业,在今年3月16日开办了菜鸟快递驿站。7月毕业后,这间快递驿站将成为她“事业的起点”。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
从“云招聘”、专项岗位、求职补贴,到国有企业今明两年连续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人社部等7部门部署实施部分职业资格“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各地各部门连续出台举措,打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堵点”。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宁凌说,不断优化的经济结构创造了更大的就业天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各方应引导毕业生关注挖掘新兴职业中的就业机会。作为求职者,要转变观念,抓住行业里的新机遇,做好职业选择。
据新华社电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