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2025年5月21日 星期三

“医养结合”强保障 “政策夜校”添志气

【决战完胜 脱贫攻坚】榆社:全力战贫困 摘帽不松劲

时间: 2020年05月06日08:07  来源:山西日报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0>>脱贫攻坚>>脱贫攻坚
分享到: 评论:


  本报讯(记者白续宏)5月5日,榆社县箕城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惠民家园,李艳霞早早起床,安顿好一家4口的早餐,放心地去一墙之隔的易地搬迁扶贫产业园区上班:“从山里搬出来,不但住上新房,还成了服装加工工人,每月能领到2500元工资,生活、工作两不误!”说起这些,李艳霞很是开心。
  榆社县委书记张英杰介绍:“3年来,榆社县凝心聚力战贫困,坚持易地搬迁拔穷根、特色产业促脱贫、‘扶贫车间’保就业、‘医养结合’强保障、‘政策夜校’添志气,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效。今年2月27日,省政府正式发文,榆社县脱贫摘帽。”
  榆社县是晋中市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县,2014年,全县贫困发生率42%。面对因思想观念和发展意识导致的慵、懒、散作风和等、靠、要思想,榆社县创新开办县、乡、村三级干部脱贫攻坚连线“夜校”,延伸举办“乡村夜校”,讲政策、谋发展、解难题、办实事、扶贫扶智扶志,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克服可用财力不足、群众故土难离的困难,榆社县重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合理选择9个安置点,高标准新建安居住房18.6万平方米,投资4.8亿元,完成了4029户、9614人的搬迁任务。部分易地扶贫搬迁小区配套建设敬老院,专门安置易地扶贫搬迁中无人照料、行动不便的特困老人,探索推进“医养结合”社会化养老模式。
  “榆社县易地搬迁安置的贫困人口,占到全市搬迁人口的三分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榆社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搬迁。”榆社县委副书记、县长韩军告诉记者。
  搬得出,更要稳得住、能致富。榆社县大力发展后续产业,在迁入地,采取“车间就业、转移就业、居家就业、公岗就业”四种模式促增收。特别是全县规划建设的10个扶贫车间,建设运营6个,吸纳贫困人口355人,人均工资2000余元。在迁出地,“拆旧复垦+土地流转”一体推进,68个整体搬迁村土地流转9个村,20多个村达成了土地流转意向。
  同时,榆社县持续发展设施蔬菜、中药材、小杂粮和特色种养业规模,健全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精心打造了一批产业示范点,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的产业脱贫目标。全县特色产业惠及贫困人口7.68万人(次),人均增收1800元。再加上生态产业、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等产业扶贫“组合拳”,确保了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2014年到2018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从4171元增长到5901元,年均增幅达到10.3%。2019年达到6800元,同比增长15.2%,增幅全省第一。

(责编:王丹)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四月春光好 红腹锦鸡爱意浓四月春光好 红腹锦鸡爱意浓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