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记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常明昌
常明昌教授在现场指导食用菌种植户生产。本报通讯员摄
4月3日,吕梁市中阳县车鸣峪乡,山西农业大学常明昌教授看着宽敞的现代化厂房内,一袋袋码放整齐的菌棒,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今年,做好黑木耳标准化生产工艺推广和农民技能培训,将中阳县打造成全省最大的黑木耳现代化生产基地,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现任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省食用菌协会会长、省食用菌产业体系首席专家的常明昌,35年致力于食用菌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在我省40多个县(市、区)进行科技扶贫和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地方创造社会经济效益36亿多元,数十万农户因此受益。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简单易行的生产技术模式,把“小蘑菇”做成致富大产业
4月6日,正是菌袋进棚上架时节,临县青凉寺乡柳沟村山圪崂农业合作社理事长郭凯嘉在一排排大棚间满头大汗地跑前跑后,指挥帮忙干活的贫困户将菌袋搬到大棚内的菇架上。
临县山圪崂农业合作社建有500平方米生产车间,管理着11个发菌棚、31个出菇棚,年产香菇近40万袋。由于合作社生产的香菇优质菇比例高,收益比别的基地高30%左右,产值可达300多万元,有力地带动了周边群众脱贫致富。
谈及秘诀,29岁的郭凯嘉笑嘻嘻地说:“常教授将他多年的科研成果总结成简单易懂、操作性很强的技术流程,只要按流程上的时间节点上架、割袋、补水……出现异常及时与技术人员沟通,绝对没有问题!”
郭凯嘉提到的常教授就是常明昌。从2014年开始,常明昌团队在临县开展食用菌科技扶贫,全县香菇产业从零起步,到目前已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全县有食用菌企业和合作社62家,2019年栽培香菇1500多万袋,鲜菇产量可达1.1万吨,产值突破1.3亿元,成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引擎”。
位于临县城庄镇的千山菌业有限公司是全县首家种植食用菌企业,66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和480平方米的发菌车间内,工作人员井然有序地搬运菌棒,公司还建有20个发菌棚、60个出菇棚,年产香菇70万袋,产值近600万元。
千山菌业是山西农业大学认定的协同创新基地,也是临县香菇种植技术和品种的示范基地。公司总经理高永军开心地说:“是常明昌教授给我们送来了技术,帮助我选准了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能带动周边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食用菌产业,公司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
5年来,常明昌一直奔波在山西农业大学和临县之间,指导成立了临县食用菌协会,每年定时组织全县从事食用菌生产的农户、企业和合作社进行4至5次集中培训,还要随时根据种植户反馈情况,筛选更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不断调整优化技术操作流程。
临县农业农村局工会主席李许平回忆:“去年3月中旬,绿宇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香菇菌种菌龄选择上出现失误,菌袋没有完成转色就爆发性出菇。接到求助电话的常明昌教授第二天一早就赶到临县,实地察看几个棚后,果断提出上架转色、保温出菇、边出菇边转色措施,有效降低了菇农损失。”
不仅仅是在临县,从2005年至今,常明昌率团队先后在交口、广灵、高平、陵川等全省40多个县(市、区)开展社会服务和科技扶贫,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推广优良品种300多个,创造经济效益约36亿元。他本人也先后荣获“中国科技扶贫十五年杰出贡献者”“2016年度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候选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食用菌行业科技扶贫带头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脱贫攻坚创新奖”。
“看到一个个农民朋友通过学习,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有的还成了全省脱贫致富典范,我心里充满喜悦,曾遇到的困难、受过的委屈一扫而光。这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常明昌坦言。
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打通科技扶贫“最后一公里”
1992年,是常明昌科研工作的一个节点。这一年,他没拿国家一分钱,创建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科技服务中心,开始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艰难历程。
一块空地,挖几条地沟,盖上塑料布,就是搞出菇试验的最初菇棚。
没有经费购置培养菌种需要的玻璃器皿,就抹下面子,借来一辆吱吱呀呀作响的三轮车,走街串巷收罐头瓶,回来再一个一个放在冰冷的水里洗刷干净。
一天24小时,他都守在潮湿闷热的菇棚里,根据蘑菇生长周期,耐心细致地做着烧火加热、喷水增湿等工作,连续多天不敢挪窝,生怕出现一点闪失。
谈起当初的艰辛,常明昌却不以为然:“身体受了罪,但心里更多的是希望!”
“论文写得好,只是纸上谈兵;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农民可以掌握的实用技术,才充满活力。”同事孟俊龙说,这是他跟着常教授读研时导师常挂在嘴边的话。
寒来暑往,经过3年多的刻苦钻研,常明昌克服了一道道难关,掌握了一整套食用菌庭院式栽培生产技术。
1999年至2000年,常明昌在安泽县蹲点扶贫,手把手地教农民陆续建成30个大型食用菌生产基地。昔日被用来烧火的树木枝条、玉米芯、秸秆、锯末等,变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财源,2年时间,生产香菇330万袋,全县新增产值4000万元,11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
“人家一个占地4亩的工厂化生产车间,和我省占地120亩、60个大棚的产量和效益相当。”2000年,常明昌到福建泉州考察食用菌现代化基地时,十分震撼。
2002年,冒着倾家荡产的风险,常明昌筹资千万元,终于建成了我省第一个现代化食用菌工厂化车间。从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庭院技术模式,到农业产业化技术模式,再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模式,从此我省食用菌产业,从技术到规模都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2005年至今,常明昌率团队先后帮助31家企业建立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其中年产值过亿的有6家,上市企业2家。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建立了我省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全省食用菌产业由2009年的总产量9万吨、产值5亿元,发展到2018年的总产量36万吨、产值28亿元。山西省食用菌工厂化发展水平走到全国前列,促进了全省产业转型、绿色发展和农民增收。
一个人带起了一个学科,富了一方百姓,是学生眼中的“男神”
“常老师讲课生动,非常有激情,他传授的知识总能在生活经验中找到影子。”在山西农业大学校园学生微信群里,同学们自发评出学校最“牛”的教授,常明昌排在首位。在学生们眼里,这个既儒雅、富有激情,还可以把知识转化为财富并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的教授,是他们真心佩服的老师。
1985年,大学毕业到山西农业大学任教的常明昌,在做好教书育人的同时,依然倾心于真菌分类、食用菌栽培。35年来,他先后发表论文216篇,出版著作12部,培育灵芝和猴头新品种2个,率领团队完成技术标准19项。在他主持完成的7项重大科技成果中,有3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省食用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精准扶贫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2年,作为学科带头人,常明昌率领团队在全国率先开创食用菌专业人才本科教育,依托食用菌科研基地在学生中播撒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火种,培养出了一批大学生成功创业和扶贫的典型,如荣获“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称号的黄超、荣获“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的江利斌等,现在,这些人已经成为科技扶贫的中坚力量。2018年2月,常明昌负责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常明昌先后主编了全国高校食用菌本科和专科统编教材4部。每周二晚,在山西农业大学5号楼207教室,常明昌为本科生讲授《食用菌栽培学》,20年从未间断,330人的大教室,总是座无虚席。《食用菌栽培学》也一直是山西农业大学规模最大的选修课。
今年3月3日,山西农业大学申报的“食用菌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正式列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成为全国首个食用菌本科专业,开创了中国食用菌科学大学教育的先河。作为参与此次申报工作的主要成员,常明昌教授欣喜若狂:“这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省乃至全国食用菌产业、培养大量专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本报记者白续宏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