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复工复产 政企同发力
【山西建筑产业现代化(晋中)园区】科学防疫 有序复工
山西建筑产业现代化(晋中)园区从细节着手,坚持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目前,园区PC工厂已正式复产,全力保障晋中职教园、昔阳装配式综合管廊等重点建设项目的PC构件供应。
山西建筑产业现代化(晋中)园区创新办公模式,依托全时云会议、企业微信等软件,实现“零接触”办公,积极开展复工复产准备工作。
劳务人员管理方面,要求劳务人员返岗时提供属地相关部门开具的健康证明,并采取行程轨迹全程登记、单独隔离以及持证上岗;环境管理方面,每日对生产区、办公区消毒3次以上,并在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消毒,对生活垃圾及防疫废弃物进行分开处理;生产供应方面,尽早落实原材料的进场时间,做到早进场、早投产。
【兴县】23户规上企业复工复产
2月22日,记者从兴县获悉,为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兴县要求企业全面落实分类返岗制、领导带班制、错峰倒班制、员工分餐制、居家隔离制和厂区消毒制“六制”措施,全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目前,该县23户规上企业,重点企业大都复工复产。
据了解,兴县要求企业制定复工复产预案,提前储备疫情防控物资,以“空中课堂”的形式为职工普及防疫知识。在复工复产后,固定专人专车凭证外出采购物资,对所有生活区、办公区、车间现场的出入口设立24小时门岗检查。
此外,创新“六制”措施,要求企业科学安排返岗员工上岗;复工复产企业必须有一名领导带班以便及时处置和解决生产中发现的问题;企业对员工实行分班分组管理,错峰倒班,尽量避免班组之间人员接触;所有员工用专用饭盒错峰打饭,一人一桌就餐;合理安排外地返岗人员上岗;各企业设立防疫专员,每天定点定时对厂区进行2次全方位消毒。
【中铁十七局集团】积极抗疫 备战复工
2月20日,山西忻州市五寨县三岔镇的中铁十七局集团电气化公司神朔铁路扩能改造项目部收到了购买的复工防疫物资包,项目经理耿宝龙看着筹备齐全的口罩、84消毒液和体温计,准备项目复工。
据了解,在中铁十七局集团电气化公司,像神朔项目这样积极抗疫、备战复工的项目有20余个,分布在全国10余个省市。尤其是2月中旬以来,该公司按照属地和业主要求,所属各项目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稳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各项工作,确保企业全年生产任务目标不动摇。
目前,公司所属的20余个国内项目坚持抓疫情防控不松懈,职工按需分批次复工,并要求对返程复工职工假期出行、途经停留、返程情况严格审核登记,必要时进行限期隔离观察,对工作场所实行封闭式管理,向项目职工和一线作业人员发放临时出入证,设置临时隔离房间,张贴疫情宣传展板等。截至目前,公司国内项目的班子成员和管理人员均已到位。
【盐湖区】保开工 上门送审批
自2月20日开始,运城市盐湖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启动现场审批,把审批送进企业。
目前,盐湖区审批局不仅在网上和线下为企业铺平审批道路,更主动上门现场审批,把审批权力转换为审批服务,把服务做到令企业满意。
当下,企业开工复工的需求集中出现,除了“上门审批”,盐湖区审批局正在创新思路,尝试“虚拟审批”和“线下预审”“后序预前”,即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极限压缩程序、贴身服务企业”。
“虚拟审批”就是提前路演真实的审批程序,形成清单,将所需材料和可能发生的问题一次性告知企业。
“后序预前”即提倡企业在办理土地手续过程中,并行推进规划、环评、安评、施工许可等后置程序。待全部要件齐备之后,再上网正式审批出证,不惜加大工作量、力求高效运行。
本报记者晋帅妮 杨文俊 任志霞
本报通讯员马志伟 李彦龙 王瑞良 孙亚男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