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

两会圆桌

人民满意的教育咋办?四委员各抒己见

时间: 2020年01月14日08:10  来源:山西晚报

山西新闻网>>专题汇聚>>2020>>2020山西两会>>2020山西两会政协>>要闻
分享到: 评论:

20200114_d3d7d87cc6264765ea67c596aee30725.jpg


  参与圆桌讨论的省政协委员:
  省政协委员、山西省实验小学校长贾嵘
  省政协委员、山大附中校长刘伟
  省政协常委、民盟山西省委副主委、晋城市副市长梁丽萍
  省政协常委、山西应用科技学院院长宋兴航
  “因编制问题产生同工不同酬现象,加大了教师的流动性,需要引起重视。”
  “创新中小学编制管理,向教师队伍倾斜,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
  1月13日,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分组讨论会上,来自教育界的省政协委员们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言献策。
  建“编制池”稳定教师队伍
  如今,中小学、幼儿园已成为新建小区的“标配”。然而,新增公办学校增多的同时,新增教师的编制问题依然难以解决。“编制”让无数教师吃下“定心丸”的同时,也让无数编制外教师增加了职业不安全感,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可以创新中小学编制管理。”省政协委员、山西省实验小学校长贾嵘说,“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盘活事业编制存量,向教师队伍倾斜,有利于增加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从全省范围来看,有的乡村学校,空有编制招不来老师,有的学校,因为解决不了编制问题,留不住老师。”省政协委员、山大附中校长刘伟则建议在全省范围内建立“编制池”,将空余编制由省里统筹收回,根据学校实际需要给予统筹使用。
  省政协常委、民盟山西省委副主委、晋城市副市长梁丽萍说:“晋城市小规模学校合并后,就把空余编制给到公办幼儿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谈到教师人才引进,省政协常委、山西应用科技学院院长宋兴航表示,目前,“学历”仍然是职业院校招聘教师过程中的一道“天花板”,一些专业素质过硬、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技术技能人才很难进入职业院校,尤其很难获得编制。宋兴航建议:“可以建立一批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培训点,并建立‘专兼职师资库’,扩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按需设岗 扩大学校用人自主权
  公办学校教师作为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需要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编制。“这导致了学校在用人方面缺乏选择权和自主权。一些新入职教师与学校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刘伟表示,在人才选择上,各中学更倾向于选择免费师范生,一方面由于他们毕业于师范院校,专业性高,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自带编制”,学校在招聘时自主性强,可以选择更符合学校特色的人才。
  贾嵘对刘伟的看法表示赞同。她认为,实现学校按需设岗、按岗聘任、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有利于盘活教育资源,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作为一名小学校长,贾嵘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公办学校束缚、教师职业倦怠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应采取有力措施激发校长和教师工作热情。“我们可以设立‘校长职级薪酬’和‘团队激励性资金’,形成教育家办学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导向。将‘教师聘用权’‘特色课程开设权’等权力赋予学校,让校长放手办学、让教师专心教书。”贾嵘说。
  “教师队伍本身的内涵建设是需要花费大力气的。我们职业教育更是如此,既需要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又需要有从事教学的能力。”宋兴航建议,应制定专门针对民办高校的职称评审标准和体系,做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同工同酬 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
  “山大附中在招聘时发现,很多非常优秀的老师之所以要离开原先从教的学校,就是因为同工不同酬。”刘伟说。
  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一方面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会给学生以及家长造成困扰——可能刚刚适应了老师的代课的节奏和方法,就要换一个老师,再去适应新的教学方法,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对此,贾嵘建议,建立临聘教师人才库,让临聘教师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享有同样的赛讲、培训、评优等资格,提高临聘教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刘伟认为,在实现同工同酬的同时,提高教师薪酬,尤其是高中阶段教师薪酬,给予学校绩效发放一定的灵活性,将有效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育服务水平,让编制内外的教师都能“教得好”“留得住”。
  “对于民办学校来说,其自身的发展完全依靠以学养学,经费来源单一,希望调整收费标准,为民办学校学生提供与公办学校学生相应的培养经费,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公正。”宋兴航说。

山西晚报记者 武佳 郭燕杰

(责任编辑:王丹)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山西运城:赶制灯笼迎新年山西运城:赶制灯笼迎新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