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坚守“扶贫路” 精准浇灌“致富花”
编制按:大同市云州区地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里气候严寒、十年九旱、土地贫瘠,曾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这里出产的黄花全国闻名,但长期以来因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问题始终没有规模化。今年来,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以黄花主产地云州区为重点区域,围绕黄花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开展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打造“黄花金融”品牌,全力以赴助力脱贫攻坚。
12月初的晋北大地,寒意料峭。虽然只是初冬,却已是白雪皑皑。与窗外零下15℃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企业厂房内正在热火朝天地工作,一箱箱冰鲜黄花装箱被发往全国各地出售。
这里的黄花产业正蒸蒸日上,货源被不断发往全国各地。今年,大同市黄花种植基地在1.7万公顷以上,年总产值超20亿元,黄花产业集群建设初见成效。
山西省大同市,这片自古享有“黄花之乡”盛名的热土,凭借着黄花贷,让“大同黄花”一流的品质和较高的经济价值,让其“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蹚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来。
情系黄花的“硬举措”
云州区地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开发扶贫重点县区。在过去,病害和天灾常常使种植户遭受损失,“种黄花没保障,改种别的。”云州区西坪镇唐家堡村村民苟跃文,家里的地曾经全部种玉米。
今年以来,大同市政府将黄花产业发展确立为“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中行省、市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等相关部门,先后数次对黄花产业种植基地和黄花龙头企业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对接遴选优质客户,主动宣介信贷支持政策,深入考察企业办公场地、生产车间,了解企业财务运营状况。最终,成功为某黄花产业龙头企业首期投放普惠金融贷款300万元,从开户到放款仅用了8天,及时解决了企业持续经营发展中的难题。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同黄花种植基地考察时说“黄花也能做成大产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要保护好、发展好这个产业,让黄花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草’”。
助力脱贫的“软实力”
贷款的投放只是助力脱贫的第一步。为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并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该行为贷款企业量身定制了一揽子综合服务方案。
他们一方面依托“复工贷”、小额精准扶贫贷款等特色产品,实行利率优惠、优先审批,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尽力满足客户的信贷需求。另一方面,强化党建引领,与该企业签署党建共建协议;充分整合信息、科技、渠道优势,积极搭建手机银行线上黄花销售场景;在精准扶贫APP“公益中国”及“中国银行山西分行”公众号上线“大同黄花”专题及累计6种产品,向全国中行职工和客户推广销售,“山西大同小黄花的大希望”受到全国睹目,进一步带动当地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
“黄花金融”的“新引擎”
近年来,山西省分行视产业扶贫为己任,积极腾挪资金和规模,将有限的信贷资源重点投放到农村产业扶贫领域,在大力支持种养业的基础上,为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开辟“绿色通道”,通过办贷优先、规模倾斜、利率优惠、期限延长、门槛降低等多项措施,切实帮助贫困百姓挪穷窝、换穷业。今年首笔“黄花金融”普惠贷款投放后,该行以该企业为蓝本,在为其某上游合作社实现信贷投放100万元的同时,持续加大对黄花、黄芪、杏脯等特色扶贫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这些综合拉动效果明显、长久受益的项目落地,正在为当地引入特色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增添动力和后劲。
截至2020年11月末,山西省分行金融扶贫贷款余额33.45亿元,较年初增加6.41亿元,增幅23.7%,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贷9507笔,金额4.75亿元,支持845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产和就业创业。截至目前,已帮扶1840户、4880人脱贫。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历史交汇期,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将主动扛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责任,扩大服务辐射圈,不断引深“黄花金融”,进一步探索实践“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扶贫路子,并推动这一模式的不断优化升级。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作者:侯艳茹 策划:张宏宾)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