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2025年7月9日 星期三

红马甲护工优质服务获认可 患者赠锦旗赞誉“胜似亲人”

时间: 2019年12月12日16:55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商务专题>>先锋赞歌>>光荣绽放五一表彰>>行业系统先锋
分享到: 评论:

近日,患者李某的家人将一面锦旗送到了山医大一院神经内科二病区,交到了红马甲公司护工闫时光的手中,以感谢她对患者的悉心照顾。

“爱岗敬业、无微不至、胜似亲人、造福患者。”锦旗上的十六个大字浓缩了闫阿姨对患者倾注的关心与热忱,这几句发自内心的肯定,源于她的耐心护理、敬业精神给病人及家属留下的深刻印象。

接到病人赠予的锦旗或是感谢信,对闫时光来说已不是第一次,因为她总是以贴心的服务来对待每一个病患,用精心护理帮助他们减轻病痛。天寒心却暖,是无数个像闫阿姨这样的护工亲如家人般的陪护与付出,将医患间的距离一点点拉近。

一面锦旗、十分认可。“以心换心”是红马甲集团每个护工都坚持做到的一条无形标准,在社会的鼓励与支持下,集团将进一步加强全体护工的技能培训,强化敬业爱岗精神,以更优质的服务尽心做好工作、奉献广大患者、服务回报社会。( 张敏 张彦)

一名护理员的工作手稿:

(苦海拾贝)

时光飞逝,来到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经七个月,在无陪病房工作的这些日子里,酸甜苦涩样样有,往事像电影一幕幕闪过……

弓宽生,男,五十多岁,气管切开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我的服务区,胃管尿管由于乙脑炎,大脑不听指挥,由其妻其女照管,由于夫妻生活方式以打、吵、闹占大多数,女儿刚大学毕业,也无生活阅历,除了照顾病人的饮食起居、生活护理,经常还要调和夫妻之间的争吵。为了不再让弓大叔以不配合治疗来抗拒对妻子的不满,我每天给大叔讲妻子的不易,让他感恩妻子的不离不弃,也让妻子注意病人的情绪,每天好好对待老公,好好珍惜眼前,与孩子促膝谈心,像母女一样互相关心。

弓大叔要康复出院了,女儿留下一封感谢信,做了面锦旗,虽然很小,但对于家境贫困、吃低保的人来说,这份珍贵,这份舍得,这份对红马甲的无限感恩,已十分珍贵。虽然出院已月余,但我们在微信里的彼此关心依然不间断,这份亲情永在。

——护理员:闫时光

(友谊地久天长)

2019年4月17日下午,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四病区里,从重症监护室转来一名特殊病人。他特殊的不是病,而是因为他是来自异乡的一位台湾同胞,这在我的阅历中从未有过。

当我铺好床铺,孙美玲主任已带领着大家前呼后拥地把病人推到我的服务区。每日里,从喂水喂饭、洗脸刷牙、翻身拍背、擦浴抹药时的从不开口说话,到开始和我聊聊台湾的地域风情、台湾人眼中的大陆,再到和我讲起对香港暴乱中民心的同情,每一次都能感受到他对我的信任在逐渐增加。

护理过程中有一个小插曲,杨先生对中医的针灸特别害怕,他夫人要做,他执意不肯,气得夫人抹眼泪。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示意他夫人先出去,让他讲讲对未来的规划,还有儿子、老人,这些都是他肩上的责任。我跟他讲,他夫人每日是如何对待生病中的他,用柔弱的肩膀笑着面对这一灾难,劝他多给自己打气,多学习夫人的坚强。为了康复,他终于点头了,夫人破涕为笑……

在离别之际,他拉着我的手:闫姐,不许哭,等祖国统一那天,来台湾我开车带你去玉山。他答应我会战胜疾病,早日康复!

飞机带走了杨忠兴本人,却带不走两岸人民期盼祖国统一的心愿,也留下了他对红马甲公司的感恩。

风儿会记得这份友谊地久天长!

——护理员:闫时光

(责编:李晋峰、管理员)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泥泞的青春 军营迷彩绿的硬汉气质泥泞的青春 军营迷彩绿的硬汉气质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