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2025年5月14日 星期三

【时代先锋】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记长治市黎城县东阳关镇党委书记王雁椿

时间: 2019年05月10日18:06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商务专题>>先锋赞歌>>光荣绽放五一表彰>>先锋共产党员
分享到: 评论:

本期提示:长治市黎城县东阳关镇党委书记王雁椿

荣获2019年“山西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人物简介:王雁椿,黎城县停河铺乡上台北村人,1994年1月参加工作,199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黎城县交通局战备办专职主任、县政协办副主任,黎侯庄园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常务副部长,洪井乡党委书记兼乡长,洪井乡党委书记,现任东阳关镇党委书记。

有人说,王雁椿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李云龙式”干部,他政治可靠、对党忠诚,能解决各种疑难杂症;他直来直去、敢抓敢管,是敢于动真碰硬的勇将;他不爱机关爱基层,他解决问题别出心裁,经常会做出一些别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多年来,他把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平凡而又艰苦的基层,每天忙碌于处理老百姓的“棘手事”和“民心事”,他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基层干部的实干与担当,他就是东阳关镇党委书记王雁椿。

在交通局任战备办专职主任时,正好碰上如火如荼的全省道路建设高潮,主管修路的交通局人手紧而工作多,别人都急着往大工程和省心工程赶,而他却一反常态,主动找局长要求去一线修县里老大难207国道方向段拓宽改造工程,去了后硬是用拼命精神在十五天内就想方设法说服了不签协议的七户老百姓,攻克了一座座堡垒,打通了修路的瓶颈,修通了致富路。在黎侯庄园建设指挥部成立之初,别人都躲着这个县里不拨钱,完全靠市场运作来撬动的几千万的工程,都认为是一件烫手的山芋。而当时任县政协办副主任岗位上的他却反常的放弃相对清闲的政协工作,主动请缨出任一线副总指挥,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勤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腊子口”和“娄山关”,解决了当时人们认为不可能完成的规划、征地、融资、销售等难题。高标准完成了县委县政府要求的短时间建成“三晋第一村”的光荣任务。

任职县委宣传部十年,他不像别人一样安安稳稳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而是内严管理、外强宣传,充分挖掘黎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强与各路媒体记者的交往联系,成功化解了多起网络上攻击黎城经济发展的舆情事件。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宣传黎城故事、展现黎城风貌,协调完成了大型电视连续剧《八路军》、中央电视台“心连心”、“情系新农村”在黎城的拍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黎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2013年3月,在洪井乡发生漫天大火时,他不讲条件、不找借口,服从组织安排,临时充当救火队长,到洪井乡主持党委、政府全面工作。开始了他“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乡村基层之旅。

洪井乡是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乡镇。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他带领党政班子成员,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出了精准到村、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的脱贫方案。长畛背、孔家峧、信社三个贫困村成了全县的脱贫示范村。他任职洪井乡近四年时间,逐步唱响了工业、农业、旅游业“三驾马车”引领洪井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投资3亿元的协鑫新能源黎城光伏发电站落户洪井,引领全乡工业向新能源领域发展; 3000亩“三皇”小米种植带动全乡农业转型向品牌化发展;每年举办“情人谷槐花节”和“烟子芍药节”拉动全乡人民靠旅游增收致富。他用自己忘我的工作,彻底改变了洪井乡一穷二白的旧面貌,由于工作出色,他2016年7月被市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

2016年8月,王雁椿调任东阳关镇党委书记。

机关干部作风涣散,镇村两级基层党组织薄弱,缺乏产业项目支撑,群众信访矛盾突出等各类问题错综复杂。严峻的形势,让王雁椿下定决心改变现状,一场担当实干的实战开始在东阳关拉开战幕。

先从机关作风入手,坚决向“庸、懒、散”开战,抓住整改县委巡查东阳关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全镇44名公职人员中,就有20余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党纪和政纪处分,其中两名正科干部一人被开除公职移送司法机关判刑,一人被开除党籍行政降为科员, 4人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十余人受到组织处理中,责令书面检查,4名不作为临时工被清退,在全镇机关干部中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对不作为、乱作为村干部进行严肃处理调整,全镇先后共处理村级党员干部30余人,组织处理34人。大力实施基层党支部“大换血”。先后深入各村走访老党员,召开座谈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重用即将退休的老同志出谋划策稳大营,大胆启用年轻有为的新人开拓创新谋发展。

邀请各村在外退休干部、企业家和致富能手回村发挥余热,在他三顾茅庐的诚意打动下,市政府办公厅退休干部李华荣放弃了优越的城市生活回村担任了支部书记、西仵乡退休财政员王天仓回村任正职、秋树垣村包工头江花烈放下工程主持起了村里党支部的工作、长宁村在外企业家宋宁波回村当选村干部等等。一大批优秀人才纷纷响应号召回村任职和创办企业。

同时他还注重党员队伍素质培养,经常性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学习,2018年组织全镇217名农村党员到潞城、武乡实地学习培训,学习改革发展新经验;组织镇村干部到河北集训,提升党性素质;组织骨干力量到涉县井店镇学习,对标学习谋求经济发展新方向。

在强党建的同时,不忘记民生问题,他一有时间就走村入户了解情况,协调各方力量解决信访问题,他上任不到十天时间,彻底解决了遗留两年的长邯高速下湾村钉子户问题,让长邯高速公路得以早日贯通;上任不到三月时间,彻底解决了十几年以来蹲守镇政府的东庄、苏家峧两个村数十名群众的群访问题,扭转了县镇包村干部不敢进村工作的局面;他上任不到半年时间,就沉着冷静地化解了上百名群众集体讨薪暴力冲击镇政府的上访事件。

为更好的推进信访化解工作,东阳关镇制定了全员接访制度,每周一作为党委书记的他带头接访,两年多来,共化解各类上访案件100余件,全镇和谐稳定态势逐步形成,让政府形象在老百姓心中那杆称上真正有了份量。

东阳关镇是山西东大门,是晋冀鲁豫大通道的咽喉要塞,309国道、长邯高速和黎左高速贯穿于境,是能源革命东出太行的桥头堡,是晋煤外运及物流发散的重要通道。

重型货车川流不息致使道路损坏严重,路面坑洼不平,常年堵车,不仅在全省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还制约了全市物流业发展和东阳关镇的乡村振兴,特别是车辆长时间滞留,附近村民到公路上售卖食品,司机抛洒垃圾,沿线卫生环境堪忧。他借力五道五治积极向上争取省公路局立项修路,在省市公路部门的支持下,动员各村积极帮助和配合县公路段施工,堵塞了几十年的309国道东阳关段,仅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实现了畅通。

路修好了管理必须跟上才能不堵车,东阳关镇成立了309国道劝导队和老干部督导队帮助交警进行交通劝导,协同交警部门成立大车司机违章学习班,杜绝了本地车逆向行车造成的拥堵现象,让村干部和学生回家教育沿线村民守法经营,镇政府还专门按路段设立了卫生员每天清理和捡拾垃圾等等。通过一系列的组合拳,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晋煤外运拥堵的难题,让当地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受到了过往司机和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如何以项目建设为引领,带动全镇经济发展成了王雁椿心中的重要议程。王雁椿先后多次到北京、浙江、山东、河北、河南、太原等地考察洽谈项目合作。到北京同宋庆龄基金会和将帅子女商讨东阳关镇抗战将士纪念园和古关口修复事宜;同河北海天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秦金牛商谈建设长宁通用机场及长宁特色小镇项目;同山西浩东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小宁商谈建设皇后岭浩东物流园;同河北涉县神头乡党委书记赵志刚洽谈在黎涉交界处建设东神智慧物流园;同河南焦作建筑公司老总郭联国商谈到东阳关投资机电公司意向;同河北省涉县井店镇达成兄弟乡镇。

特别是他在浙江温岭学习期间,还主动对接当地企业,寻求合作机遇,同浙江省温岭市城东街道缔结为友好镇(街道),并同当地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在他的努力下,项目建设多点开花,后劲十足。一是做大做强龙头产业引领项目。总投资2亿元占地1537亩的东阳关高石河等4村光伏领跑项目即将落地;总投资1亿元由宋庆龄基金会爱之声抗战专项基金、抗战将领后代、川晋爱心企业、海内外华侨华人爱国人士共同筹建的东阳关镇抗战将士纪念园项目建设规划已上报省委,待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后可开工建设。二是做精做细农业板块,上马了以丰鑫生态园种养加一体化、响堂洼田园综合体、青英聚蔬菜深加工为龙头的三个农业项目,分别在中药材规模种植和加工、核桃及水果经济林开发、蔬菜深加工三个领域探寻农业发展新模式。同时,重点培育龙王庙柿饼、长宁核桃、东山沟杂粮、下马家峪及高石河肉驴养殖等特下色农产品品牌,为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做好古建筑保护和做活乡村旅游建设,投资1300余万元完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宁大庙和辛村天齐王庙修缮工程;投资1000余万元实施枣镇村、长宁村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项目,长宁明清一条街正在打造过程中。充分挖掘后峧村原汁原味的古村落资源,投资500余万元打造影视文化村、农耕文化村、传统民居村一体化村落,电视剧《河山》、《太行之脊》、微电影《寻》剧组先后在后峧拍摄。

经过王雁椿几年时间的不懈努力,现在的东阳关一改旧貌,全镇上下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机关干部干事创业斗志冲天,农村干群关系和谐稳定,经济发展信心十足,一个和谐、秀丽、繁荣的东阳关重新屹立在山西的东大门。(融媒报道 张丽 闫珊)

(责编:管理员)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泥泞的青春 军营迷彩绿的硬汉气质泥泞的青春 军营迷彩绿的硬汉气质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